数年不见,崔季的儿子都两岁大了,正出乳牙,被梁珩抱在怀里,口齿不清地念“哥哥”。
崔季与沈育分坐茶榻两边,不住以茶盏掩饰自己窥视梁珩的视线,忍不住向沈育小声道:“你、你怎么把皇帝拐跑了?”
沈育心中叫苦,怎么是他拐了梁珩?分明是梁珩胁迫自己做车夫。
“他想到汝阳来看看,我家里一直未住人,想来已是荒草满径,不得已只好又上门叨扰崔兄。”
“哎!我不是这个意思,陛下一日不在章仪宫,天下就一日无主,百官必是要上天入地找他!”
沈育宽慰他道:“出宫之前,万事俱已安排妥当,找不到人,他们自然谨遵诏书,去川南请世子爷即位了。”
崔季叹气不语,显得很忐忑。
沈育原本也不大想带梁珩回汝阳,他前脚辞官,梁珩后脚禅位,两人又齐齐失踪,但凡有眼力见,都知道找梁珩得从沈育身上下手。汝阳是沈大人的老家,父母亲友都葬在城郊,很容易被顺藤摸瓜。
好在此地离嶂山也近,这可是座一头扎进去就找不着北的天下名山,倘使真有人找来汝阳,他领着梁珩去嶂山里躲一躲就罢了。谁人不知,就连单侯爷要逃命,第一选择也是嶂山龙脉。
崔家这几年似乎没有变化,百年老宅,处处都是岁月的痕迹,有了崔习这小团子,又添上新的一笔。有时能在墙根柱础上发现小孩儿调皮的刻画。
说来奇怪,梁珩从未带过小孩儿,却非常招崔习喜爱,常被崔习一句“哥哥”骗得让他骑在脖子上去摘枝头新绽的春花。
小屁孩儿正是最好奇的时候,率领梁珩在老宅里四处探险。沈育向崔季抱歉道,也不知谁更像个孩子,没分寸惯了。崔季内心则五味杂陈,眼睁睁看着儿子骑在皇帝陛下脖子上,心道:祖宗莫怪祖宗莫怪……
崔家主依然不在家,听说又北上王都,寻找他消失多年的大儿子去了。每次沈育登门拜访,总是与崔显缘悭一面。崔显的屋子空置,成了崔习的巢穴,他和梁珩在里面不知玩些什么,片刻后梁珩不得了地冲出来:“崔小先生!你家书架背后墙上开了好大一个洞啊!”
崔季:“……”
沈育:“……”
沈育掏出手帕,将梁珩指上沾的尘埃仔细擦干净,眼角含笑道:“玩够了吗?陪我回家收拾屋子罢。”
“好啊。”梁珩无所谓道,反握住沈育的手。
肉团子不知从哪里滚过来,一屁股坐在梁珩脚背上:“哥哥、哥哥。”
梁珩将崔习抱起来,软乎乎像一团云朵:“哥哥带你一起去啊。”末了,非常严肃看着崔季:“崔小先生……”
崔季:“?”
“你儿子比你有趣多了哈哈哈哈!”
崔季回想起了在储宫度过的那段惨无人道的日子。他爹吃太子送来的糕点磕坏了牙,迎风老泪纵横,来看病的小疾医还安慰说:“只要不教书,人生就还有希望。非得吃教书匠这碗饭,那也别教太子殿下!”
东宫气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先生,偏偏沈矜顺利安营扎寨,偏偏沈育与殿下相处的,又像朋友又像亲人。
可又偏偏是沈家,落得个最凄凉的下场。
因缘际会,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沈育借了崔家的掏井工,把自家水井清理出来,干净的水流重新充盈石井,倒映碧天白云,如同一汪崭新生机。
除草,填土,扫灰,抹地……梁珩十指不沾阳春水,观看沈育劳作,一面评价道:“崔先生家里,那一套杞梓木茶案,看着值不少钱。咦,老师做过郡守,竟没置办一两件镇宅的家具?”
沈育将家里的被子抱出来晾晒,梁珩又说:“今天太阳又不大好,不如等个大晴天呢。”
梁珩还揣了一袋崔夫人给的腌渍梅子,自己一颗,掰开了喂崔习半颗。两人看戏似的。
等到崔习自己找乐子去,沈育终于愤愤不平,在梁珩唇上重重一啄,尝到酸酸甜甜的果子味:“还行,至少没给我捣乱。”
梁珩乐呵呵搂着沈育脖颈:“你可别为难我,长这么大,我还没做过什么像样的活儿。”
“接下来打算去哪儿?收拾了宅子就走吧,别为难崔兄了。自从咱俩借住,他是没睡过一个好觉,总担心朝廷来人拿他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