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见考官是在同一篇章中将两句不同段落的话搭在了一起,且前后顺序还做了改变。
由于这两句话出自同一篇章同一人之口,只要能背诵《论语》且理解其意义,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就能理解它的意思。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的,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那么联合原文就可以有如下理解: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的,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地学习,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第三道无情搭就真的很无情,文靖安看了好半天才弄懂什么意思。
题目是: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辟如行远必自迩。
前半句出自《大学》,后半句出自《中庸》,两本书的句子搭在一起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截搭范畴,一般的无情搭都是出自同一本书的隔章搭或者同章断句搭,比较容易找到出处,这道题强行将《大学》、《中庸》的句子搭在一起,确实为难考生。
所幸考官心里还算有数,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很无情,因此在题干里留了一点“情面”,考生只要找到这两句话的出处,然后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搭在一起还是有一定关联性的。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比如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
联系《四书章句集注》对这两句话所在的原文的注解,那么考官的出题意图就显现出来了。
文靖安的理解是我们要学习圣人的学习方法,由近到远,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致知”的目的。
将这三道题目放在一起看至少可以发现两点意义。
第一,题目由浅入深,有大题,有小题,大题相对简单,小题越来越难。
第二,三道题目都涉及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边的内容,没有顾此失彼。
三道题目分析完,文靖安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至于文章写成什么样,那就看自己之前下的苦功和这次的临场发挥了。
于是由易入难,先解决第一道大题,铺开草稿纸,研墨提笔,一番思索之后开始动笔。
整个贡院上万人陷入一种绝对的静谧之中,上万考生将总计十几万年的苦读和心血诉诸笔墨,倾洒于字文之间,最终写完的那十来页纸张便决定了上万人的前途,然而谁都知道,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
既残酷,又现实。
偏它拥有无穷尽的吸引力,让人前赴后继,乐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