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乡试

第一篇八股文写得颇为顺利,一个时辰后,文靖安将草稿上的初稿默读、删减然后精修,自己再读了两遍,确实朗朗上口、毫无滞塞,检查没有错别字之后,这才用馆阁体将终稿一字一句誊抄到答题纸上。

这一番细心誊抄又花了半个时辰,林林总总算下来,第一道题完成花了三个小时。

这时已经过了巳时(9:00),他将答题卷展开放到桌面左上角,让墨痕自然晾干,他也不耽误时间,喝了口水稍作休整,继续铺开草稿纸,提笔构思第二道题。

第二、第三道难度依次递进,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不能做到“微言大义”,因此定下的策略是尽量将文章长度拉长以充实内容,当然拉长不是水字数,也是要言之有物的。如此,第二篇八股初稿完成到完整誊抄到答卷纸上,明远楼那边已经是敲响未正(14:00)的钟声了。

他看着答题卷上整齐的馆阁体,许许多多的“之乎者也”,长长松了一口气,顺便舒展舒展筋骨,这才感觉到饥肠辘辘,由于之前太过投入他忘了吃午饭,便从考篮里摸了些糕点、酥饼之类的囫囵吃了。

吃饱喝足,那就轮到最后一道无情搭了。

显而易见这道题有些分水岭的意思,类似文靖安前世考数学、物理时最后一道压轴题。

区别在于前世的压轴题做不出来或者说做不好还有前面的分数可以撑场面,这道无情搭做不好那就有可能被阅卷官直接刷掉了,毫无疑问这是考官区分考生水平最看重的一道题目。

文靖安不敢有丝毫大意,再仔细审阅一遍题目,耐心推敲考官的意图,最终确认文章中心思想为“学习圣人的学习方法,由近到远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致知’的目的”,与第一次审题时不变,这才开始构思腹稿,在草稿纸上落笔。

最后一篇八股字句斟酌更为慎重仔细,进度自然比之前两篇要慢得多,一番苦心孤诣下来,他才刚将初稿写在草稿纸上,明远楼那边便响起了酉正(18:00)的钟声,这个时间点与众不同,门口那边传来了动静,先是一队监考官走了进来,随后一批差役打扮的人又抬着馒头和咸菜进来了。

考官宣布晚饭时间,在他们的监视下,差役逐一给考生分发馒头和咸菜。

文靖安趁机申请上了个厕所,回来后老规矩没有要馒头和咸菜,而是要了一壶水,倒不是嫌弃馒头、咸菜简陋,他只是担心那些东西自己吃了很有可能会拉肚子……

文妙安给他准备的吃食足够多,不吃那些馒头咸菜也不至于挨饿,且趁着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他得以正式观察了一下乡试考场的众生相。

大多数考生到了这时基本已经克服了陌生感,文靖安自己也没有了原先那种对考场未知的忐忑,此时看着考生们相继用饭,反倒觉得考场里多了几分烟火气息,个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兄弟,甚至还在考官的准下点燃了一个小炉灶,咕嘟咕嘟煮起了食物,都有野炊的味道了!

这无疑使得原本肃杀静谧的考场多了几分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