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背下的书本记忆更深刻的, 是对书院的美食体验。

别家书院都要求学生们刻苦读书,抛却外物, 对美食美衣等等一切会动摇读书信念的物欲都要严格控制,可在这里, 从院长开始, 每日里就带头变着花样做出各种他们昔日或有耳闻却从未品尝过的美食,甚至还有一些这些寒门子弟闻所未闻的食物,都会出现在他们的“学生餐”里。

而这一切, 费用寥寥无几,比在城内或其他书院的日常用餐支出低了至少一半,甚至抵不过他们最后考试时前十名能获得的奖学金。

书院,是真·不赚钱。

院长,是真·良心老师。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好日子,能有多久。

方一茗看到周勉站在自己面前,吞吞吐吐了半天,最后终于才说出口的问题,竟然是问这30天的短期“四书速记培训班”结束之后,还能不能继续留在南山书院求学,就忍不住笑了。

“这有何不可?只要你们想留下,觉得在这里能学到东西,我说过,书院的大门一直是开着的,随时欢迎你们在此读书。只不过,我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要自己动手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虽然花费不多,但要动手做的事并不少,甚至还要你们亲自去食堂帮忙,这都要记入学院的考勤里,若是做不到的,就不能留下……”

“我能做到!”周勉抢着说道:“请院长放心,我这几日已经跟着几位同学一起在食堂和书房打理,也学了不少东西,这些杂务,我都愿意做。”

“那其他人呢?也愿意吗?”方一茗环视四周,这一期的四十个学子,在这三十天的学习力,除了每日背书之外,她还强制要求每个人必须参与学院的日常工作,从打扫卫生,洗菜烧火做饭,整理书房,抄书等等,甚至还带他们到旁边的农庄里做过两天农活,回来在书院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了当季的蔬菜。

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从小接收到教育,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认真读书,一家人砸锅卖铁都要供着他们,甚至为了供出一个科举考生,全家卖房子卖地卖儿卖女的有,求得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登上金榜,自此全家改换门庭,可谓一步登天。

只要有读书的天分和前程,这些书生们在家里,别说油瓶子倒了都不会去扶,甚至连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别人操心,自己只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方一茗最看不惯的,就是这里的人,一边靠母亲和姐妹媳妇们操持家务种地织布赚钱养活着读书,一边还各种打压和贬低女子的地位,比后世的pua还让人恶心。

可时代如此,她一己之力想要翻天,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借着“教书”的名义,想灌输一点不一样的理念给这些读书人,撒下一点点变化的种子,或许能有新的改变和希望诞生。

“你们读书考科举是为什么?”

“为什么?”周勉愣了一下,脱口而出:“为了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光宗耀祖……”

说罢,他不觉脸红了一下,似乎面对这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老师”,一时竟然忘记防备,说出真心话,不觉有些惭愧,又急忙补充了一句:“当然也要为民做主,忠君报国……”

方一茗忍不住噗嗤一笑,说道:“没错没错,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读书求取功名,天经地义,没什么说不出口的。只是就算当了官,如何打理政务,治理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不是光读圣贤书就能做到的。”

这下不光是周勉,其他弟子也都围了过来,有些怀疑地看着她,深深地怀疑这个比他们矮了半个头,小小年纪就开书院连一天官都没做过的“老师”,是在忽悠他们。

“那依院长之见,做这些杂务,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打理政务治理民生?”

他们不能否认,这一个月在南山书院“四书速记培训班”学到的方法十分有效,他们在此期间的记忆力和对四书的理解力都比原来上了一个层次,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再加上这里的环境和院长老师们特别宽松的教导,让习惯了戒尺和竹鞭的学生们,恍恍惚惚感觉,自己似乎吃吃喝喝玩着,居然就提高了不少?

可院长居然说,这种“吃喝玩乐”的杂务,竟然也跟他们以后做官的政务有关,就感觉有点唬人,愈发不靠谱的样子。

哪怕提问的时候,有些怀疑,但他们还是相信院长是出于“好意”,毕竟肯收留他们这些寒门学子,不收学费准许他们作些杂务来抵学费和生活费的书院,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或许院长这么说,只是给他们保留些面子,毕竟在外人看来,一个读书人不好好专心读书,居然烧火做饭劈柴种地,简直就是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