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酪樱桃 画阑芍药笼灯照,……

不等方一茗解释自己并不在乎钱, 身为富二代躺赢的败家子,一百两银子也就是个彩头。

可裴澄宇已然气势汹汹地冲着那群书生们吼道:“你们,随便哪个出题, 尽管放马过来,小爷要是今日输了, 就不姓裴!”

方一茗无奈地叹口气, 论起拉仇恨, 她如何努力,也顶不过小裴同学三言两语,不愧是男主的料啊!这嘲讽值仇恨值影视拉得稳稳的, 她想抢都抢不过去。只能看着这孩子自己表现了。

反正,就算他没有自己身上这个系统,本身的天分在那,这半年她是眼看着他的飞速成长,怎么看,也不像是会输的样子。

“好嚣张的家伙!”

被他这么一刺激,书生们更是义愤填膺,纷纷推选自己认识的学识渊博之人,打定主意一定要难倒这个不知天高地的小屁孩。

“我推举章兄!知然兄的学识在松林书院首屈一指, 连山长都说他博闻广记,堪称一绝, 定然能叫这小子原形毕露,一败涂地!”

“我选祝连海祝兄, 祝兄最善长解答刁钻古怪的难题, 这些东西肯定难不倒他!”

“我选……”

他们这般热闹,那个要跟裴澄宇比试的书生杨宝忠却有些冷汗淋漓,想要提醒一下自己的同学和好友们, 若是真的选出个专出刁钻古怪难题的人来,难得倒裴澄宇,也一样难得倒他啊!

可这会儿他若是临阵退缩,那先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既不能提高自己的名气,还要留下技不如人,尤其是不如一个小儿的黑历史,就算他以后再参加科考,考上举人进士,也难免会被人拿出来说是非,想想就令人头秃。

“咳咳,我看周勉兄就可以,若是请来章兄祝兄,就算赢了,也未免落下以大欺小的名声,岂非要连累章兄和祝兄?”

杨宝忠干脆地将自己的同窗周勉推了出来,两人本就是一起来渊楼抄书,谁想闹出这等事来,如今骑虎难下,也只能请他襄助,若是能暗中通得消息,赢那小鬼的牌面就更大了。

说到底,看到方一茗和裴澄宇那般笃定地要他们随便出题,完全不惧的样子,杨宝忠心里也有点没底起来。

难不成,这才读了半年书的败家子裴澄宇,还真的能一鸣惊人?

他不信,但还是忍不住担心,给周勉使了个眼色,比划了一个手指,示意他从前两日两人刚刚讨论研习过的《春秋》开始出题,这本书他抄过好几遍不说,还曾经与人辩论,出的都是里面的题,论起熟悉程度来,肯定比这刚会死记硬背的新手要强。

周勉被他推举出来,心下也十分不安,“我……那我就试试?”看到杨宝忠打的手势,他豁然明白,下意识地朝裴澄宇那边看了一眼,看到那小鬼头兀自仰着下巴,一副天最大他老二的样子,心下亦有些不甘,寒窗苦读十余载,如今居然被个才读书半年的小子碾压,莫说杨宝忠,换了谁也会不甘心。

“那我就考你们……《春秋》!”

时下的考题还没有明清的八股文那般死板僵化,但已经有了制式雏形,科考的题型分为墨义(名词解释)、贴经(填空)、策问(根据考题做议论文)、诗赋、经义(围绕四书五经中的书义展开议论文),无论哪一种,能熟读甚至熟背四书五经都是基本功。

否则你别说填空题的贴经,占分比最大的策问和经义若是你连考官出题的出处都不知道,就更不用指望答题能有机会瞎猫撞到死耗子了。

所以方一茗对裴澄宇和四小一开始的教导,就是从背书开始,这是基本功,也多亏了有系统提供的特殊食材,给他们提高了记忆力,才能让他们从目不识丁到发现自己的“背书天赋”,惊喜之余,开始对学习感兴趣,否则一开始就被第一关打倒,想引他们入门就太难了。

这个文字游戏的闯关题,无非是在贴经和墨义之中,有说一句话要求答出对应的名言名句,也有断章中接龙上下句的,只是出题的范围逃不过四书五经,光是这些书,能完全背下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春秋》,自孔子著《春秋》之后,又有左氏、谷粱、公羊三家注解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公羊传》,无论从内容还是深度,堪称四书五经之冠,而考题从里面出的也最多。

周勉只说《春秋》而不说是哪一部,显然已经明白了杨宝忠的意思,他和杨宝忠先前一起读的春秋公羊传,是在渊楼里找到的善本,外界连买都不好买到,他们连抄了十几日,总算抄完记熟,正是记得最好的时候,哪怕是以后到科考之时,恐怕都没这两日的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