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页

皇帝原本坚不允。直到李勣自榻旁取出一对黄翡雕琢成的柿子:“陛下早已赏过臣最好的明器了。”

“臣初见陛下,是陛下五岁时。先帝命臣代陛下镇守并州。”

“彼时陛下从先帝的多宝阁上取了这一对柿子相赠。还道曾听文德皇后言,柿乃‘事事如意’,以此相赠,盼臣诸事如意。”

“臣这些年尊荣已极,皆是陛下所赐。”

皇帝眼前一如既往有些模糊,他伸手接过这对黄翡雕琢成的柿子,冬日里,玉质一片冰凉。

他声音薄的如同冬日里散开的雾气:“大将军若去,朕于朝堂再无可依。”

李勣一世谨慎小心,用皇帝的话说,便是‘历三朝未尝有过’。

哪怕皇帝从不避讳在众人面前提及他是托孤重臣,待他亦多如师长般敬重。但自皇帝登基,李勣在他跟前,便没有一点逾越身份的言行,皆是以臣下本分自居。

直到今日。

他才稍稍逾越一二,像是一位老师与长辈一样,语气温和但却不那么毕恭毕敬,对皇帝道:“陛下这些年困于病痛,已然做的很好了。”

“来日九泉之下,先帝若问起,臣亦如此道。陛下无负先帝托付社稷。”

皇帝终于榻前泣泪难言。

十二月戊申,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英国公勣薨。

是冬无雪。[2]

次日恰好是大朝会。

礼部尚书许圉师带着礼部通宵达旦为英国公拟了数个谥号,以备皇帝明日择选。

然而次日大朝会,皇帝不但久违上朝,还根本未用礼部拟好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