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千江不渡 七六二 801 字 2023-05-12

“字都不认识,你让他们怎么看?”房清妙满头雾水。

周不渡早就考虑好了:“我有家底,但没有根基,想在短时间内打入市场,仅满足已有的市场需求远远不够,必须去主动开发新的需求。梳子都能卖给和尚,不认字怎么就不能读书了?科举考试能改变命运,有许多贫苦百姓是想读书的,但书贵、纸贵、上学困难,是他们求学路上的‘拦路虎’,只要书的内容没有问题,这些人会乐意购买我们的书,名师不易得,好书总能起些作用。再者,我们有钱,可以花钱雇些说书人,在茶馆、集市照着书本讲故事,再印些连环画册,把听书变成娱乐,让追看故事更新成为风尚,既不会引起朝廷打压,又能吸引到更多不识字的人自发去认字看书。如果可能,我还想把书卖到边关榷场,当兵的不喜欢读武侠小说么?武官不想为自己的权力发声吗?”

房清妙听着前面的描述,觉得这买卖的前景极为可观,但他曾在西凉征战,知道边贸里的弯弯绕绕,不免认为周不渡异想天开了,就告诉他说:“打入榷场可不容易,你能贿赂军官,跟他们做买卖,但把汉文书卖给番邦商人?恐怕他们不会买账,单是运输的开销就能让你赔本。”

“他的鞑靼语说得极好,回鹘语也不差,还会波斯语、梵语、大食语。”越千江看向周不渡,似笑非笑,“你总是对胡人很感兴趣。”

这话说得没有丝毫夸张。

周不渡跟越千江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秘密,说过自己是一个多语言者,也说过学习鞑靼语这么冷门的方言的原因,是因为前世的学长月千江是塔塔尔族人,即华夏境内的鞑靼后裔。

当时越千江表示完全理解,可这会儿,怎么好像散发着醋味?

又有些甜蜜。

周不渡回看越千江,越看越觉得他可爱,笑意止不住地从眼底涌出,坦然承认:“我可喜欢胡人了,尤其是那种长着琥珀色眼眸的帅哥。我最精通罗刹语,比汉语说得更好,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怕佛菩萨们派罗刹来索我的命吧?”

越千江看着周不渡的笑颜,突然忘了要说什么。

“咳咳咳!”范缜打了几个响声。

周不渡正经回来,把话说完:“拉丁语、希伯来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我都会,梵语、波斯语、藏语学得差一些,但书写没什么问题。突厥语族的分支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都掌握,好在当下丝路贸易发达,应该能请到不少好翻译,我自己也很愿意学习。好了,别扯得太远,这些只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就算结果不理想,也不过是损失些银钱。”

聪明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还想继续学习!

房清妙彻底服气了,放下心来,突然有些好奇:“世间真有罗刹国?”

越千江:“有,但跟释家传说里的罗刹没关系,是罗斯公国下属的邦国,在原匈奴以北,北海。”

“贝加尔湖畔,苏武牧羊的地方。”周不渡点点头。

众人只看见周不渡的才能,但周不渡眼里,越千江才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他记得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能理解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开放、包容,虚怀若谷,游刃有余。

这次创造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进行,绝离不开越千江的布置、准备和配合,他是那么的体贴入微,却又那么地润物无声,让人无法不喜欢。

周不渡抱了抱越千江,不知过了多久才分开。

·

而后,两人开始尝试造纸。

造纸的底层逻辑很清楚,就是用外力让植物纤维交缠结成薄片,古今的技术框架都差不多,关键点在于打浆、抄造。

打浆就是把植物纤维处理成适宜造纸的状态,使纤维疏解、均匀、适度吸水润胀,决定了纸品的性质。抄造就是用水稀释纸浆,形成初步的湿纸页,关系到纸张的质量。

这事,说难倒不难。

一来,周不渡懂得现代化学,知道不少纸浆调制、漂白的方法,还教了个能“格物”的小徒弟,以后让揽月去做实验研究,应该能找到更好的配方,做出不同性质的纸张。

二来,身为机械师,他在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经验丰富。在他看来,造纸的大部分过程都可以用机械代替。

首先,用切草机、木片机完成对麻草、树木的剥皮、切片处理,之后用蒸煮器、磨木机、打浆机完成自动化制浆,制造这些机械所需的飞刀、螺杆、齿轮、皮带等零部件都很容易做。

再之后,就能使用造纸机了。虽然当下有些技术仍然无法实现,但这种机械最关键的网部是可以做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