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除去靺鞨及女真等部族聚居的东北平原、契丹残余及游牧人所在的北方草原、吐蕃占据的西部高原,以及大理等羁縻之地,大周的疆域仍有差不多六百多万平方公里。
开国之初,人口约五千万,这个数比历史上的宋初多了不少,想来,周家征战虽然狠厉,但快刀斩乱麻,客观上其实避免了更多杀戮。
后历三朝,每位君王治下的人口增长皆在千万级。目前,缴税的户籍人头有八千万,若算入隐户,保守估计都有一亿五六。若再算上周边各国迁入定居的少民,人口说不得快突破两亿大关了。
这样高的人口增速着实诡异。是人就得吃饭穿衣,即便是大周国运昌隆,但以此时的生产力水平,怎么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还是先问一问罢。
·
“重文轻武。”
周不渡记下第一个关键词。
大周以武立国,太宗周元兴曾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虽没有缩减军队规模,亦未对功臣赶尽杀绝,但大大削弱了武将阶层的权力。
后来,朝廷几度革新官僚体系,尤其是文官制度。
一是重视科举。大量文人入仕,每届科举备考者皆近百万,形成了史上最庞大的士人阶层。
二是文教兴国。全国各地皆有大量书院涌现,名士晴耕雨读、传道授业,大族诗礼传家、文章华国,社会上读书的风气很盛。
越千江不关心政事,粗略解释了两句:“周家人自己就是造反的武将,有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最忌惮的自然就是武官。太/祖厚道、太宗体面,革新原本不错,但周元景变本加厉,长此以往,国力必将衰弱。好在外无强敌之患、世族门阀业已衰落,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