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6页

能在“实用性”上与这篇论文角力的东西,史上罕有。毓族的风花雪月?王崎不信。

但是,这毕竟是专业论文。不是每一个码农都会去读哥德尔的原文。如果论“易读性”与“传播性”,那么身为科普文的《大音希声》远胜前者百倍。

两者并列,便能够说明,文道的评判标准,绝非“技术性”,也非“传播性”。

其实想想也是。若论传播性,下里巴人的戏曲远胜经义。而这个世界依旧以“经义”为主导,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那么,这两者所说明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第四十三章 真实标准、文论与科举

“师弟,你已经有眉目了么?”

当天晚上,宋史君再次去寻王崎。

由于王崎第二次书写经义,文成三星,所以又引来一批文人道贺。但王崎似乎依旧没有出来的样子。在按照礼法回敬了所有访客之后,宋史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找王崎,却意外的遇见了出关的王崎。

“嗯。”王崎点了点头:“至少,我能够明白一点。”

“什么?”

“文道判定文气多寡的标准,既不在于文章本身的‘实用性’,也不在于文章的‘传播度’。”

“这也算不得什么新成果了吧?”宋史君摇了摇头:“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怀疑了。”

“不,绝非如此。”王崎摆了摆手:“实际上,这两点是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客观标准’。如果‘客观标准’都被否决了,那么,文道的标准不就很耐人寻味了吗?”

“客观标准……”宋史君沉思片刻,道:“也未必是所有客观标准都不行。”

“一篇文章,能够涉及到的客观标准也就那么几个了。知名度——也就是传播度,技术上的实用性,然后还有信息量,以及文章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