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文的朝堂

二来避免了过去那些内阁阁员,没有实际地方治理经验,就会之乎者也或者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根本不了解地方上的实际情况,胡乱给出想当然的意见。

所以目前的四位内阁大臣,有三位都是从地方上一步步干上来的。别看窦鼎之是外戚,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当年还是进士出身,还不是金榜题名完就给踢到穷乡僻壤当知县去了,在三个道辗转了十四年才得以入京为官。

唯独张渊一路从礼部小官做起,十五年顺风顺水干到礼部尚书,可碍于规定死活进不了内阁。别以为清流就不想“进步”,张渊还不是想去文渊阁待着。没办法只能主动申请去地方为官。可好死不死刚去泉门道做督道,第一年就发生百年一遇的水灾,灾民百万死伤无数,作为封疆大吏他自然是难辞其咎,结果被降了两级。本来是为了进内阁曲线救国,最后张渊生生在地方上干了十年才再次回到京城,而且还是干礼部尚书,又过了三年才得以进入内阁。

但不得不承认,内阁大臣因为都在地方干过,很多事情上的看法和作法确实更加实际。也很少发生前朝那些地方官员蒙骗朝廷的事了,毕竟大家都在地方上干过,你那点小九九内阁那些人精能不知道?

但太祖终归有失策的地方,他千方百计的设计制度,依旧没有杜绝拉帮结派,大文历代朝廷中都有派系的存在。

不过这能怪太祖么?只有有人的地方,哪里没有团团伙伙呢?

如今的朝中,就存在着不少派系。例如以窦鼎之为首的首辅派,也是目前朝中最大的派系,人数众多还占据要职。这派也被称作“四句派”,因为窦鼎之一直以来特别喜欢《梦中五千年》里一位大儒的所说的横渠四句,而他一开始的志同道合的同僚也很喜欢横渠四句,后来外人便称他们为四句派。

以张渊为首的清流派,因为张渊很喜欢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被人成为“不愠派”,甚至很多读书人都会亲切的称张渊为不愠先生。不愠派是个很奇怪的派别,其中既有官员也有大儒,甚至很多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也自称是不愠派的,所以这派人数最多,但在朝中的力量远逊于四句派。

高光义既是清流派的一员,同时还是泉门派之首,顾名思义,这个派系主要成员都是原籍泉门道的官员,不过这几年很多南方其他各道的官员也加入了泉门派,现在有不少人称泉门派为南派。

有南派自然也是北派,而北派之首就是次辅袁复,因为这一派如今支持太后,也逐渐被人称为太后派。本来是朝中实力一般的派系,因为袁复两年前被拔擢为次辅,而郑义和汪琦又成为礼工二部的尚书,北派的实力得以大大增强。

这些派系有时合作,比如内阁那三位总是联手对抗西门言君,有时也对垒,比如三年前四句派就和不愠派为了要不要让英王暂时监国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对抗。

而这几天这些派系的首领,也就是内阁的四位大臣之所以给新天子“放假”,完全是因为事情太多顾不上去打扰楚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