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凉州变化

因为县一级官员的名声、利益,并不关系郡级官员的升迁。

郡一级官员的考核,全看年底上计。而百姓上诉的处理情况,案件积压数量都会影响郡级官员的考核评价。

但倒是州一级官员会格外关注,哪位县令被状告,具体原因是什么,能否压下去。

这些县令是州布政使司任命的,他们的评价,贪腐情况,直接关系到廷议时两京十二州布政使的形象。

但偏偏州布政使对郡守没有多少约束力。尤其自太史慈通章之后,州、郡两级发生矛盾。中枢刑部、大理寺、督察院都会关注,兼听两方叙述经过。

这就导致州布政使没法通过强权压制住郡守一级。

张瑞想通过凉州形势观察一下孟朝官员的清廉情况,却没想到事情迅速演变成了对治国体系的考验。

百姓真的参与叛乱了,还无话可说。

可一旦含冤入狱,百姓就气势汹汹的带着状书去官衙状告官员。

前几天,郡一级官府不厌其烦,恨不得将百姓赶出官府。

但从第六天起,各地郡府就陆续感觉到状告的百姓蓦然少了七八成。

往日里能一日能接收到几十份状纸,但现在一天就只能接收到两三份。

大家都是官员,对彼此什么德行太了解不过。不可能前几天还贪污枉法,无法无天。仅过了几天就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能作到郡府一级的官员也没人是傻子。对这一反常现象,官员们比关注百姓案情还要积极百倍、千倍。

前者只是一些小民的生死问题,而后者却关乎大老爷们的乌纱帽。孰轻孰重,大老爷们看的太清。

在这种全力以赴下,郡府官员很快就搞清楚了状况,州府就派人拦在郡府门口,看到上告百姓就给拦下。

州府官吏现场帮百姓判断案情,伸冤平反,释放囚犯。

各郡官员直接跳脚,这不是把郡一级官员往火坑里推吗?感情到最后,贪污作恶的是你们州县,扮好人装清官的还是你们州县。就我们郡府一级完全事不关己,最后却担了毫无作为的骂名?

这真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就我们郡府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活该受罪了呗?

一旦监察御史、巡查使发现这种情况,郡府官员们是有理也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