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三娘是妾生的女儿,生母早逝,从小抱在王夫人身边养,王夫人对她也视如己出百般疼爱。在终身大事上也是精挑细选了一番,最终选中了温瑜。

王老爷想起女儿的好,声音都嘶哑了“好孩子,为父没看错你,三娘有你这么一个好夫婿是她的福气。”

温瑜心中有些无奈,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原主对王三娘好的不得了,包括王三娘的亲人。但原主真的对王三娘好吗?恐怕不尽然。

当然肯定是有好的地方,王三娘跟原主成亲以后四年无子,当时温母急的就差直接往原主屋里塞人了,提过好多次,但是全被原主坚持拒绝。

原主性格温和,哪怕落第那几年也就是变得越来越沉默,成亲八年从未对家人说过一次重话。同时长得也十分俊俏,才华横溢,在外人看来前途无量。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不错的丈夫了。

但是是在现代人眼里,男主就是妥妥的凤凰男了,当温母温母对王三娘百般刁难时,他没有一次为妻子解过围,可能在他眼里父母从来没有不对的地方。

他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王三娘的付出,用着王家人的钱,包括对子女的教导都是王三娘一手包办的。原主只负责读书,所有生活重担都压在王三娘身上。

他到最后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但是却选择用酒精麻痹自己,对家里的一团乱象依然选择视而不见。这是一个心智不成熟也担不起任何责任的男人,除非大彻大悟否则哪怕他考中状元当的也是那种糊涂官,他整日喊着王三娘的名字,不知道是在怀念的是王三娘还是怀念王三娘带给他的,那种井井有条无忧无虑的时光。

想到这里温瑜不禁心中感叹封建社会的女人过的是真的艰难。王三娘这已经是有父母疼爱的富家千金了,还依然有这么多糟心事,条件差一些的女人不知道是怎么撑下去的。

温瑜感慨了一番,看见王老爷依然满面悲戚,心下不忍,于是安慰道:“小婿虽然去选了官,但是也是可以考科举的,两次不中也说明我现在的文章还差些火候,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去做官也是想长些见识,在学问上争取更进一步。”

王老爷听他没有放弃科举,好在是有了些安慰,“你既心意已决我也不好说什么,过些日子我让你大哥去帮你走动一下,以便帮你点个好些的地方。”

温瑜又跟王家父子鞠了一躬“如此,便劳烦岳父和大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边写遍查资料才发现原来北京外城是嘉靖时期才修建的,话说那之前一段时间北京是真的很挤

第3章 父子

两件事都说完,温瑜平复了一下情绪,对明显还有些恍惚的王家父子说道:“这最后一件事。”说着他从怀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东西“这是三娘陪嫁铺子的地契,岳父大哥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差错。”

王老爷大惊失色:“瑜儿这是做什么,我王家岂是贪图出嫁女东西的人家!”王以泉也连连推辞,开玩笑,王三娘还留有一子,这要是传出去了,他王家不是要被世人骂死。

温瑜当即澄清:“我自然知道王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岳父乐善好施,当年徽州知府也跟人道王家是儒商典范。但是我这次选官,必定是选不到京城附近的地方,三娘不在了,我对这些商贾之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我这次只是想让岳父跟大哥代为经营,所得之利我自然是一份不要,待到我那儿子及冠,岳父直接交给他就是,而且我家......我家的情况想必岳父也是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