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5页

“臣唐仁归来,求见官家。”

“唐仁回来了?”

赵曙想了想,才想起了有这个官员,不禁有些惭愧,“朕竟然忘记了他,可见是昏聩了。”

正在商议政事的宰辅们都笑了,韩琦说道:“陛下日理万机,而天下的官员多不胜数,就算是神人也不可能都记住。”

赵曙摇头道:“不,别人记不住也就罢了,这个唐仁朕记得当初是派去广南西路收拢当地的土人,这是一个危险的差使,旁人避之不及,可他却没有丝毫犹豫,这样的官员,就该朕记住!”

韩琦动容道:“是啊!臣也记起来了,当初他出发后,政事堂里还有一番议论,大家都担心他此行怕是无功而返……无功而返不打紧,就怕他弄巧成拙……”

赵曙微微皱眉,“交趾目前蛰伏,不过朕不喜欢这个地方,总觉得他们没有任何信用可言。要防备交趾,水师的袭扰只是其一,广南西路首当其冲。当地的土人原先多有桀骜,若是不能平息,以后就是心腹大患啊!”

曾公亮去过交趾征战,所以很有信心的道:“陛下放心,若是广南西路的土人敢造反,臣请缨前去,定然镇压不臣。”

“最好是能安抚。”

赵曙想起了沈安对于广南西路土人的评价,说是别想用武力去征服他们,应该是棍棒加肥肉。听话的给肥肉,不听话的给棍子,如此缓缓而行,才能长治久安。

广南西路对于大宋来说有些鸡肋,但既然是大宋的地盘,自然不可能任由叛逆横行,所以侬智高造反,大宋哪怕是靡费无数,最后狄青也去了,也要镇压住。

这便是中央之国的底蕴,做事不会考量一时的得失,而是看着长久之处。

再配上有进取心的帝王,华夏从未怕过谁!

“陛下,唐仁来了,随行的还有土人头领父子三人,可要一起叫进来吗?”

土人头领?

赵曙点点头,“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