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页

苏轼很忙,来回看着各处的结果。

“三千六百二十七贯八十五文。”

“那么多?”

苏轼欢喜的道:“却是够了,够了!”

一百多户人家,每户能多拿二十多贯钱,加上抚恤,算是有底气了。

“赶紧运回去,回头按照名册发送……”

大车缓缓而行,老牛哞哞的叫唤着,从容不迫。

苏轼站在州桥边上,突然就笑了起来。

“笑什么?”

沈安此时才露面,苏轼回头道:“某笑那些人不懂民心……”

“那你认为民心是什么样的?”

苏轼这货就是个浪漫主义色彩浓烈的家伙,沈安一直认为他不适合做官,而适合做诗人。

苏轼拍拍因为数钱而弄脏的手,目光中有些憧憬,“以往某以为民心不足凭,一切还是要朝中和官家做主才好。可今日某却看到了民心的作用,垂垂老矣的老妪,手脚粗糙的妇人大汉,垂髫的孩子……也有大腹便便的商人,这些人以往不会为了一件事聚集在一起,可今日却都来了。”

这人倒是领悟了些东西。

“知道是为何吗?”

沈安诱导道,可苏轼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