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页

虽说在东海镇,李赟他们能得到平等的对待,但是只要出了东海镇,他们就不没有了这种待遇,在那些大明官员眼中,他们就是莽夫一般都存在,根本就得不到丝毫的尊重。

李赟讲到这一点,便引起了更为广泛的探讨,太常见了,这种事情真的是太令人心寒了,凭什么你文人就高高在上?凭什么老子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却得不到自己应有的所得?

武将群体被压制的太久了!

对于这样的激烈探讨,赵宗武并没有制止,他需要这种探讨,因为这样才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你们的心情,本侯心中都理解,但本侯想说的一点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获取应有的尊敬,那么自身就必须要强硬起来,现阶段我们不能改变大势,但是在东海镇内部却能做到!”

接着这样的局势,赵宗武顺势便推出了「东海镇军队衔位晋升机制」。

「将衔」「校衔」「尉衔」「士衔」

结合大明军队特有体制,赵宗武制定了上述四阶军衔体系,每阶军衔细分为四级。

将衔: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衔:上校、中校、少校、准校。

尉衔: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士衔:上士、中士、下士、准士。

晋升机制清晰明了,晋升功勋简单直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凝聚军心,确保将士的尚战之心,赵宗武提出的这种机制,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存在的问题。

既然说明廷不解决实际问题,官员不看重军队将士,那好,那老子就自己在内部搞一套晋升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解决了军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进一步奠定了老子在军队的话语权。

人都是感性加理性的复杂结合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那从心理就会潜意识出现侧重。

赵宗武相信自己这般坚持东海镇将士的根本利益,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将士的绝对拥戴,想要确保后续可图,那么做好每一步的根底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