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陈奇瑜将主要精力,皆放在四本署、三分司的具体运转、磨合上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虽说赵宗武在军议上提出了地方驻防军,但具体的体系、运转,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落实。
这也让陈奇瑜闲暇时就会思索,结合东海镇陆军,四本署、三分司的具体情况,想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部署见解。
赵宗武伸手示意道:“玉铉,心中有什么见解皆可讲出。”
“先前大人曾明确,东海镇四本署、三分司的权责。
其中宣抚本署,有为东海镇麾下军队招募、训练、派发的权责。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细分下来应该是两个部分。
一方面是东海镇陆军的招募、训练、派发的权责。
一方面是东海镇地方驻防军的招募、训练、派发的权责。”
听陈奇瑜提到的这一点,赵宗武发现自己似乎是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环。
军队增进机制。
“正如这军中老卒,那皆是久经沙场的将士;军中新兵,那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沙场的残酷!
有了这样的前提,如果一向强悍的东海镇陆军,如果补充进来完全不懂战事的将士,那必然会拉低东海镇陆军的战斗力。
如果说东海镇陆军的兵源补充能够固定化,随时都能补充到优良的将士,那通过短时间磨合,必然能够快速恢复战斗力。
为此将这一重要的权责,下放到地方驻防军中,通过东海镇地方驻防军,先期进行甄选、沉淀,让优秀的将士留下。
有了这样的保障,不管与建奴经历怎样的战事,即便折损再多,也能快速对受损军队进行补充。”
作为陈奇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确保兵源优质率,这也一直困扰着陈奇瑜,之所以想到这样的方式,主要灵感还是来源于东海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