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文远欲撰书,但时间拖得越久,他那书中的内容就越发多,时至今日,《天竺美食行》已经扩充成了《齐民要术》一般美食界的小百科全书,而且他才写了一小半,他琢磨着原本的名字已经不大贴切了,干脆换个名字。
美食行记?美食漫谈?莫大郎食单?他想了几个名字都觉得很土气,一点都没有齐民要术的味道。
苦思冥想许久,莫文远决定先放下取名之事,把药膳之书整理出来,在调养沈辉身体的小半年中,他整理出了三十多道菜,皆有调养身体之功效,有的可以滋阴补阳,有的可以补肾虚,有的可以清热解火,有的可以明目,将这些菜的方子、烹饪方式,还有效用以及医疗知识一一记载在纸上,竟然形成了一本不薄的小书。
莫文远将其给大明寺的住持看了,对方直言道:“此书可供天下医师观,莫大郎既已写出来,何不以雕版印刷术印之,后作推介?”
“可行?”
“有何不可?”
……
名人效应在每个时代都存在,莫文远是此时代名人,故他写的食疗书一面世就被医师医正医工们议论纷纷。
唐代医生等级分明,而收医生的机构也不是很多,官办的综合性部门有太医署,颁布医疗政策、培养专业医生都是他们的工作。
给皇家人看病的则是尚药局。
民间并无甚机构,有名的悬壶济世的医师大多已经被吸纳进尚药局,或者是进太医署教导学生,真正为百姓看病的,多是技艺不精湛的医工以及寺庙内的僧人。
寺庙内的僧人有像大明寺住持这般,具有大德大智慧,精研医术、清心寡欲,无论是在官府间还是民间都很有口碑。
莫文远之食疗方经过了住持的验证,便算是过了明路,即便是太医署中地位较高的医师都不敢轻易忽视,再加上他走的是药膳食疗的道路,这道路虽有先人研究,却没有细化到菜肴烹调之法上,只说某种食材具有何作用,如何搭配却不大清楚。
他竟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事传着传着,此事竟传到了圣人的耳中,他在小朝会结束后对身旁大臣道:“可听闻莫大郎撰写一书,名《食疗药方》?”
大臣中有的听闻此事,有的不曾听说,房玄龄此时年事已高,却还精神矍铄,听圣人言便主动回应道:“是有此事。”
“莫大郎何时改钻研医术?”
“以我之见,不算钻研医术,此书乃他在空蝉法师协助下完成。”
“可是大明寺的空蝉住持?”
“便是他。”
“如此倒还说的通。”圣人换了一姿势,“寓医于食,可真有效?”
“闻太医署医师言,书中方子似经过深思熟虑,而其中食材之效用也合乎症状。”
有没有效果,他们还没经过临床试验,无法贸贸然给出回答,但是看理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圣人点点头,对身旁侍者使眼色,那人头低垂,已明了了李世民的意思,此番对话结束后必定要找本《食疗药方》呈给圣上一观。
对话到这,本应戛然而止,但想到莫文远现在的岁数,以及他所做的利国利民之事,圣人又再起由头道:“莫大郎行走各处,才华卓绝,又常为利民之事,尔等观之可要赐官于他?”
唐代选官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大一样,安史之乱前,科举制度还不大成熟,尤其是贞观年代,当官一般有三条途径,本就出身世家大族的高门贵子进宫做官,由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以及地方有名望的人物被招进宫授官。
李世民曾欲授药王孙思邈之爵位,被拒绝,也曾经试图拉着玄奘跟他一起去打仗,当然还是被拒绝。
他琢磨了下,以他对莫大郎之了解,若是授予一官半职估计还是会得个被拒的下场,但以他之功绩,不走过场也说不过去。
两相纠结下,此事就被耽搁了。
房玄龄知李世民之心事,见圣人问后,众人纷纷眼神交流,也不说话,便主动开口道:“莫大郎已到弱冠之年,然观其志向似无选官之志。”
圣人连连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以莫大郎之智,将其招入宫,也无甚他可做的职位。”难不成直接进入尚食局给圣人做吃食吗?虽然李世民想想就有点小心动,但他也知道莫文远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倒不如任其在民间,待有同西行取糖之相似事,再令他与使团众人同去,若是此事务,莫大郎应该也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