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就给我升个破侯爷?

没少给一个大钱,也没有还一口价,要多少就给了多少,还另外给了几车的粮食,

又给了盖了几座院子,我们四家人才落住下来的,要不然那卖身钱能吃几顿?几个月?”

李钰瞪大了眼睛诧异的问道;

“那一千多户灾民,都给了卖身钱?那也得好多银钱了吧?”

“这奴婢也不清楚的,听我阿耶和我阿娘说话的时候,我凑着听过几次,说是小王庄的王九胜当初卖的最贵。

他是个不识数的憨货,张口就要十车粮食,我阿耶说老阿郎给他们一家十几口人安排下来之后,又给盖了两座院子的草房。

一切安排好之后,先是拉了两车粮食给他们送去,送去的家生子交代过,说是阿郎送的。

那王九胜一家子,也听不明白以为就是卖身钱了,看着两大车粮食,算算够吃一年挺开心,也就忘记了那十车粮食的卖身钱。

结果第三天头上,府里的下人就拉去了十车粮食,问他们放到哪里,可把他们一家给吓蒙了!

他们没想到还真的给了十大车,我阿娘还笑话他们没见过世面,要些银钱也行啊,结果弄的满几屋子的粮食。

反正就这些了,奴婢也不大清楚的,毕竟五个庄子呢,奴婢哪有空暇去一家一家打听!

不过,听我阿耶他们老一辈的说话,我也明白一些,有的是要的银钱,有的卖身钱是粮食,有的是粮食和绢帛,五花八门的啥都有,郎君要是想知道,那些负责的管事们都有记录的,回头一查就知道。”

“哦我想查了,回去可以交代下去,现在不用查的,对了迎香,你说你阿耶他们,当初等着府里安排为仆的,为何没有进行,又上了户籍分了朝廷的田地?这个你可知晓?”

“回郎君的话,这个奴婢知道的,阿郎当时说迟一些再说,结果一直就没再提。

后来新朝廷要给大家分田地,我阿耶是不敢要的,阿耶担心要了新朝廷的土地,府里以后再也不管我们了,若是那样再碰上灾年可又要饿死人了!

府里下来的管事给我阿耶说,这是用仆人们的身份先领了朝廷的田地,等以后府里觉得时机成熟了,就会给朝廷银钱,把这些地买下来,这些土地还是李氏的。

还许诺我们不论有没有地都是李氏的家仆,以后绝不会叫少吃了口粮,更不会叫饿死一个,

这可是府里的那些管事,下去亲口一家一家许诺的,大家才同意接受新朝的田地,结果到现在都没有人再提,给我们这些外来难民,灾民,安排口粮,布匹的事情?

一直到今年郎君当家做主之后,直接给了每户一些银钱补贴,又把田地收了回去,大家才议论着,估计是要正式收入李氏的家仆户册里了,好多人都开心的不得了呢!”

李钰手抚着额头恍然大悟;

“你这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换地的事儿,大家都以为是府里要收回土地了,难怪没有人反对?

说收回来就收回来了,我说呢,农人的土地都是命根子,哪能如此容易就全部收回来的,原来里头还有这样的原因!”

“是啊郎君,您给庄户们分的那些地钱补贴,真是没有必要的,毕竟那些地,当初都是府里找县令安排下来的,只记个名字在庄户手里,叫种了这些年就不错了。

还有啊郎君,您说每家将来给多少粮食多少粮食,很多人家压根儿都没当个事儿,倒是您说的那句,以后你们都是这几个庄子的主人了!

这句话叫庄户们最高兴,可能对他们来说,以后就要和家生子们一个样了这才是重要的,毕竟家生子们一会儿领这,一会儿领那的,吃穿住样样上等,哪个不眼红?

都是想着地也交了,下一步就要兑现当初那些了,收进李氏的家仆户籍本册里就心安了,所以都想的是,以后也能按照家生子那些规矩,领粮食和领布匹了。

前阵子收了田地,好多人都跑去打听那些相熟的家生子,他们一年领几次粮食,一个人头分下来多少粟米,多少白米,又能分多少匹布,有些小心的还打听了好几家,生怕将来府里的管事,贪墨他们以后的粮食和布匹里!”

李钰嘴里喃喃自语;

“我给所有人盖新房子的事,加上今年又收回庄户们的田地,岂不是等于在一步一步的,把阿耶没有收录进来的事儿,进行下去了?”

“是啊郎君,您怎么这会才明白,向来李氏的家仆,住的房子就是最好的,从来没听说那家漏雨的,外来的难民哪能不羡慕?

如今郎君当家了,直接把所有人分一样的红砖大瓦房,这种和家生子一样的分配法,当然就是把所有人都当做家仆看待了,也叫大家觉得总算公平了一些。

再加上收了所有人的田地,以后统一耕种,这可不就是和那些家仆们一模一样了?

现在就差最后一样事儿了,那就是和家仆们一块儿,每年按照人头去领粟米口粮,每个季节按照人头领布匹。

等领了布匹之后,所有庄户都要和家仆们一样,就也能穿上没有补丁的衣衫了,只要和家仆们一样的领东西,庄户们就能踏实下来。

要是和那些家仆们一模一样的话,郎君还能继续拖下去不给大家录入家仆本册里,埋怨的人也就不多了。”

“埋怨?”

“是啊郎君,怎能心里没有怨言的,当初阿郎给卖身钱的时候,承诺过大家的,以后就是李氏的家仆了,一切吃喝拉撒的事情,都有李氏家族出来解决,饿肚子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的。

这是阿郎带难民们回来的时候,亲口许诺的,问题是这些年了,从来没有兑现过!

难民,灾民那些庄户们,从来就没有给过公平,一直和上了家仆户籍本册的那些人,在区别对待!

庄户们一次布匹也没有领过,依然还是补丁摞着补丁,郎君您站在公道立场上想象一下给句话,这能不生埋怨吗?”

李钰被问的哑口无言,这确实也是个事情,阿耶把人家卖身钱给了,也许诺过以后就是家仆家生子了,奈何却没给人家分过一次的新布。

还用人家的名头,巧弄了一批田地,叫庄户们自己种着,说难听点几乎等于自生自灭了,搁谁身上都高兴不起来呀?

听得目瞪口呆的李钰,又再次转移了话题,尴尬的问道;

“那你们不觉得成了家仆以后,就没有了自由?”

迎香想都没想直接回答;

“自由?当然有啊,那些家生子们不就是没活干的时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没人说不让他们乱跑啊,前阵子,庄子里不修造新房的时候,我三叔父还和一群家生子结伴,去洛阳城里,耍了五六天才回来,这不是很自由吗?”

李钰不停的揉着鬓角,他没办法和迎香多沟通,心里想着,过阵子回去庄子里,亲自去问问那些大人们,毕竟迎香也就十七岁,还是个孩子呢,说的话也做不得准数。

不过李钰忽然想起一事就抬头又问;

“迎香,我记得你有弟弟的,入了我李氏的户籍,以后可不能当官入仕了呀,这个你们想过没有?”

迎香听了李钰说的这个话,忍不住噗嗤一笑;

“好郎君您就别闹了,哪有百姓家的儿子去当官的说法,自古以来也没听过的,穷人家的孩子还能去出仕途的说法?

再说了,那些世家门阀,和高门大户家的郎君,都还在排着队等候呢,人家还有好多郎君都没地方安排呢,哪能轮到穷人百姓家的头上,人家世家的子弟,都有许多人没办法出仕呢!

您还说庄户穷人去做官,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奴婢今天还是头一次听到,穷人家的孩子还想去当官的说法,真是新鲜,嘻嘻……

走吧郎君,咱们回去咱们的院子吧,这都快半夜了……”

“哦”

李钰木头人一样陪着迎香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回,一路上也不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