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作为帝王来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可以一击制胜,要打到如此目的,硬件软件都必须到位。

如今装备硬件设施基本就位,软件亦是开始铺设,京城中的一锅又一锅鸡汤一直在冒着热气,民众对于军人的身份和认可正在逐渐上升。

但是就在赵祯翻阅兵部交上来封存的文书之时,就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到底有多少兵?

这个问题看似很可笑,一个国家有多少军队作为帝王你难道不知道吗?赵祯曾经以为他是知道的,直到当他细细盘算自己统计结果之后,他对于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

宋朝采用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而且是终身制。即一日为兵,终生为兵。

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性以及军人忠诚度,同时,亦是为了降低某一个将领对于军队的影响力,宋朝的军队制度一改过去府兵制,改为了国家养兵,同时,国家养的不是一个兵,还有军人们的家眷。

毫无疑问,如果要论各朝各代当兵的工资,北宋落不出前三去。

高薪养出来的不是廉,还有贪欲。

一个军人,牺牲之后的确可以得到一笔不算小的赡养抚恤金,但是这笔钱和军人“活着”到六七十岁可以持续领取的资金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于是就造成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吃空饷。

一个兵的工资是一笔小钱,但是当这部分资金累计起来,按照年月来算,就成了一个圣人都会动心的数字。

而宋不挪动军队中下层只动上层的习惯成为了助长这份贪欲的沃土。

而等到了宋中后期,国家没钱,军队为了维持用度,防止士兵哗变不得不使用了类似的手段,这样的情况,在清朝、民国都有发生。

这是一种将军队支出归于国家财政统一支出之后带来的弊病。

赵祯暂时无意追究这点,比起钱的问题,现如今最重要的是他得先想办法搞清楚他究竟有多少兵是真的,其中又有多少是在当打之年。

不错,终生制的募兵制度带来的又一个恶果便是军营老年化。

这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兵士的当打之年是在十八到三十周岁之间,过了这个区域体能和反应能力都会下降,这些兵士中除却少部分能够以经验取胜,或者是升到了小头头位置的指挥人员都可能被战场自然淘汰。

前几朝基本如此,所以历代军制中都很少出现强制退役年龄,即便有少数年长之人,都能被当做人瑞保护宣传。

但自澶渊之盟被签订后,宋除却少部分地方军,大部分都长时间不曾遭遇战争,战争自然减员数量急剧下降,赵祯粗粗一算,底层中军营内如今四十、五十岁的人数可能要占到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看似没有问题?不,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宋朝虽说轻武,但是对武职的提升和封奖条例却是十分的明细。

到了这把年纪,还只混迹在小兵的行列之中,基本可以判定他在战场上毫无建树。

没有斩首,没有团队战功,不曾参加过前锋战役,什么也没有,足足十数年乃至于二十年在军营里面混日子……这样的兵,年轻时候尚且如此,如今又难道可以上战场吗?

赵祯对此持保留意见。

若非此次自己留意,赵祯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军队中还有着这些毛病,而在他陈述完了这些发现后,对上的臣子们了然的眼神更让他心惊。

几乎没有一个人露出了惊愕的神态。

也就意味着,这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问题持续了多久,久到能够让文臣都视之如常了?

“陛下,此事仍当从长计议。”宰相王旦俯首,他面上表情看不出太大的波动,这一句劝谏看上去也只是寻常劝谏罢了,只是他话语中的隐藏含义,却让赵祯将心中火气按了下去。

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不如说,在此时不能动手。

这些人在军中扎根时间这般长,可以想象的枝蔓定然不少,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如果轻易的处置撤军,极有可能造成军队被有心人挑动哗变。

只能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