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昭王殿下从善如流,派人去崖丘书院捉人。

细细索索小声音不断的府衙大堂里,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结果。安排好的东西怎么会没有用,一脸正直的侍卫走进来禀报说:“崖丘书院并无秉游,书院的学生说我们到时早一刻,秉游就从后门逃走了。”

哪有这么巧的事,分明是有人通风报信!众人群情激愤,皆是怒瞪李知府。李枚有苦说不出,觉得自己淹死在黄河里也没有用了。

按照闻颐书的剧本,此时梁煜应该大怒摔了茶碗,狠狠呵斥一番才对!可梁煜瞧着手旁的小白盖,手抬起又放下,实在没那个勇气按剧本走。看得满眼期待的下属侍卫们好生失望。最后,性格内敛的昭王殿下只冷冷说了一声:“把人压下去。”

而这毫无感情起伏的一句,却叫李枚觉得比摔茶碗更加吓人,已然瘫倒在地不能动弹。

无关人等只要看个热闹便是足够,见那知府被押下去,骤然爆发出一阵喝彩之声。至于真正结果到底如何他们并不关心,甚至自己都能补出一个精彩的结局。

趁热打铁,接下来的几日梁煜下令在梁溪城内大张旗鼓地搜捕秉游,那架势仿若是在搜捕什么十恶不赦的杀人要犯。同时,梁溪府衙内以往的案宗也被翻出来,查出好多个替身入罪的事情。该抓抓该罚罚,好似真有断案秉公的包青天下凡似的。

所谓以儆效尤,那些自愿当替身的人按照情节轻重,分别打了板子。这是要告诉这些个愚夫莫要为了贪便宜,没有颜色地将自己的命也搭进去。至于那些买替身的,先关半年再说。至于那秉游还没出了城门就被拿住了关了起来,但对外宣称时自然是说没把人抓到。一时梁溪内外都在传这个巡抚使公子多么可恶,多么只手遮天。

梁溪此处热闹起来的同时,梁煜手下十几号人已经乘船连夜到了金陵。带头的乃是梁煜的得力下属,刚下船就气势汹汹的冲到了秉家,大喊着:“捉拿钦犯秉游!”

一脚踹开了秉家大门。

好好一个巡抚使的府邸顿时鸡飞狗跳,一地狼藉。

等到秉来得到消息赶回家时,这群强盗似的恶煞侍卫把该搜的地方都搜过了,正满脸横肉地站在大堂之中质问秉家人秉游藏到哪里去了。秉来看到这一幕,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大骂放肆。

那侍卫也不是好惹的,张口便是:“你身为朝廷命官,纵子行凶,包庇恶犯,拦截诉讼,颠倒黑白,收受贿赂!按律当革职流放!来人,将他也给我押回去!”

然后秉来也被押走了。

等江宁府与应天府这头得到消息,秉来已经被押上了前往梁溪的船只。据说,昭王殿下要亲自审犯。江南一系的官员们实在没想到,这千防万防竟然在一桩民告官之前摔了跟头。大骂秉来不小心之时也暗自疑惑:莫非这昭王殿下真是因为什么都查不出,所以破罐子破摔,没法交代也要抓个垫背的?

秉来虽说是从四品的宣抚使,但在一些人眼里实在不够看。何况在江南这地界儿,官职大小有时代表不了什么。只是秉来手里攥着的一些东西实在有些戳人。也不知昭王那么一闹,一些不该见光的东西见光了没有。

因为动静闹得有些大,昭王的人动作快又实在不讲情面。终于是惊动了江宁经略使甄应嘉。夜路走多了都是怕鬼的,安逸了大半辈子的江南官员们吓得面无人色,总担心第二天昭王的人就踹开了自家的大门。

在甄应嘉面前又哭又求,求这位皇上的心腹救命,言语之间大有江南要完的意思。

甄应嘉被他们哭得心浮气躁,却也觉奇怪昭王这一出闹得是什么意思。地跨两地的官场互通的官司,若真是严查严办,第一个要问罪的便是他经略使了。怎么到了昭王那儿,有一种就压死在梁溪,不愿闹大的意思在里面呢?

莫非这昭王也不过是外强中干,心存顾虑?如此大的动静也不过是徒有其表地喝喝两声罢了。

还是这位殿下另有图谋?

是了,殿下下江南时打着巡查的口号,所到之处巡明政务颇是认真。于是这帮子蠢货便防贼一般防着,可不曾略许亲近之意。若是如此,殿下如何会高兴!这是在敲打呢!

甄应嘉想通这一点,冲着下头,大骂了几声蠢货!

高声道:“快快准备行船!本官要亲去梁溪向殿下赔罪!”

被骂懵的江南官员们面面相觑,实在不知哪里做错了。又一听甄大人大喊赔罪二字也是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的敷衍态度叫殿下不满,才寻了这么个由头开刀!若是如此,果真是太罪过了!他们虽一心靠着太子,可现在太子前途不明,这位昭王殿下可不就是下一个靠山!

怎会蠢笨如此!

个个在心中骂了自己几句有眼无珠,也纷纷附和说要准备礼物跟着甄大人去梁溪赔罪。

另一头,甄应嘉的行程刚出发,梁煜便就收到了消息。他顿时就想到了闻颐书。这纨绔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不过开头假情假意演了一场,接着就把所有的事情丢给了自己。

理由还十分充分,说自己不便露面。若是叫甄家晓得他的存在,必是会更加提防梁煜,甚至叫他有性命之忧了。

此时想来,他分明就是光动嘴不出力,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已!自己怎么就这般随了他的意,用上这么一个无赖至极的昏招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不要慌,这段回忆马上就结束了。

第21章 章二十一

甄应嘉携应天府一众官吏船至梁溪,连个衣服都没换,竟直接一身官袍去了昭王下榻的驿站。一进门,众目睽睽之下高呼下官前来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