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068 字 2022-10-20

再回到临汾,此时后续的那许多风波赵石是猜也猜不到的,现在他只知道大军退兵了,连函谷都没守住,直接退后了潼关,看到这个战报,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他心里已是大骂,十余万大军,一退千里,这兵是怎么带的?难道后周那个什么岳东雷还成了神仙,会撒豆成兵不成?

当然,归根到底,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秦军之精锐,根本不至于如此,他自是不知江善献计之事,战报上不可能说到这个,而为机密计,此事也只有张培贤与江善两人知道罢了,不然的话,他也只有拍手称妙的份儿,更没有关注到,当年在利州城见到的那个满脸病容的青年校尉,已经开始展露峥嵘。

而实际上,就算明白了这个,对于河中秦军此时的处境也没有任何益处,大军退回潼关,张培贤这次却没有强令其退兵,只是让他见机行事,粮草后路皆不用担忧,话里的意思,赵石明白,与后周这一仗,还不算完呢,而他这一支护住大军侧后的偏师也就没必要动,不过一旦来年开春,观现在情势,金人定然大兵云集,临汾还守不守得住?有没有那个必要,跟金人角力一场?

这便是他头疼的原因所在了,非是他不够决断,而是这真的难以绝决。

诚然,若守临汾,必然比守解州要强许多,但汾州在金人手中,金人后路无忧,便可倾力来攻,战事也必然艰难,而若守解州,解州虽然残破了些,远不如临汾来的坚固,但也拉长了金人的战线,一旦金人攻拔不下,便会后继乏力,易于破敌。

苦思良久,还是难以作出决断,不由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要不……向朝廷请些援兵?”

这时说话的,不会是旁人,只有种七娘一个,她也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轻声提议道……

赵石摇头,“你又不是不知道,朝廷欲占河洛,大军在那里也打了这长时日了,怎会轻易改弦易辙?再则说了,若往河中增兵,张培贤头一个便不会答应,取河洛之功是大,难道取太原之功就小了?喧宾夺主,张培贤断不会答应……”

种七娘咯咯笑了起来,努力营造着轻松的气氛,“夫君大人这雄心真的不小,竟然还想取太原……”

赵石不禁失笑,心中烦恼稍减,也开了一句玩笑,“十余万雄兵在手,太原未必不能想上一想。”

顺着他的口气,种七娘道:“是啊,若假以时日,南先生他们两位招齐兵马,夫君大人手中可不就握着十余万雄兵了?”

“是啊,时日还是短了些……不然的话,张大将军之功未必能比得过你家夫君我……”

说到这里,猛的一顿,若有所思,种七娘轻轻挽住他的胳膊,轻声道:“夫君志向远大,其实早已有了决断,何必又要自寻烦恼?”

一句话,好似拨开云雾,见了青天一般,赵石眼睛一亮,是啊,在解州就已经想的好好儿的了,欲要经营河中,与金人对峙一番,守临汾?还是守解州?可不是自寻烦恼?

便是金人来上十万大军,又有何惧?只要战机把握得当,金人女真,汉军,杂胡兵马,纷乱的很,难道还想困住他这数万精锐不成?就算将河中打个稀烂,金人过不得河去,他便是有功无过,其余还怕个什么?

再则说了,解州定策,也不是闹着玩儿的,一个冬天,足够挑动起纷乱,到时金国境内烽烟四起,瞧金人又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