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三个人中,除了平民之外,尚有权家子弟三人,李家老少五人,此外尚牵连到长安各官宦之家统共六家。一时间,长安城上下一片哗然,竟是人人自危,杜士仪那尚未回去过的宣阳坊私宅,亦是好些人等在那里陈情。而依照王怡的吩咐,清早就出了王宅带着人满城巡查,搜寻逃脱的屯营兵的杜士仪,当从人口中得知如此内情,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太极宫。
然而,他在大理寺门前,却是被人拦住了。面对那小吏满脸肃然,但左右就是王大尹正在审案期间,不会外人的解释时,他终于为之火冒三丈,当即厉声喝道:“王大尹纵然是奉旨前来安抚长安官民,我亦是奉旨相从,虽官职有高下,职责却无轻重!倘若尔再敢拦阻,我便立时命人将你拿下,参奏你藐视天使之罪!”
那年轻小吏本是初到大理寺的流外吏员,得了王怡心腹从者的嘱咐,从昨天到今天,狐假虎威也不知道拦阻了多少高官显宦,那些人虽恼怒,可谁都不敢和他翻脸,一时他颇觉志得意满。可此时此刻杜士仪这一喝,他登时消了三分气势。正要挤出笑容再解释两句,他便只看见杜士仪径直走到他身前,冷冷说道:“秉公办事是应当的,可也先分清楚人!”
当王怡得知,此前自己还嘉赏过的那个能够却人于门外的小吏,这会儿却让杜士仪径直闯了进来,他登时面如严霜。当杜士仪昂首直入之际,他强压下心头的不快,冷冷说道:“杜拾遗莫非是拿到了那些漏网之鱼?”
“漏网之鱼固然重要,可如今长安城中上下官民人心惶惶,王大尹可知道?”
“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又有何畏惧之处?”
“身正不怕影子斜,此话固然不假,可王大尹令人张贴榜文鼓励首告,更设铜箱令人投书,便形同当年风闻奏事,因而捕风捉影者有之,泄愤诬告者有之,至于真正有线索的,十不存一。且如今王大尹是奉命前来安抚长安官民的,试问属下可用者几人,可信者几人,能够应付得了多少投书,能够查证得了多少首告?而一日之间捕拿长安城中官民二十三人,且并无只言片语对外说明,王大尹难道不知,如今外头流言蜚语四起?”
杜士仪当着四周围那些大理寺官员,以及自己属下的面,竟是这般丝毫不留情面,王怡登时勃然色变:“你是奉旨相从本府前来长安安抚官民,此案如何查证,乃是本府一人之责!流言蜚语四起,那是你的职责,本府岂能一处一处前去见人安抚?你既然如此说,本府责你立时出外,平息流言,安抚民心,若是还有敢于背地里议论诽谤者,本府唯你是问!够了,眼下本府还另外有人犯要审,你出去吧!”
见王怡一脸不容置疑的决然之色,杜士仪知道多说无益,长揖行礼后便转身出了正堂。等到出了大理寺,他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外出宫,却是也不归家,而是径直到了自己此前曾经任官大半年的万年县廨,把王怡原话当着韦拯的面说与了所有县丞主簿县尉听,又转去了长安县廨如是办理,最后则是去了一趟京兆府廨。等到这一路忙活完,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宣阳坊私宅。
待见门前车马不绝,他一驻马,那些衣着光鲜的豪奴管事一流蜂拥而上,他立时叱喝一声,等赤毕等人挡在左右高声吆喝肃静,四周围渐渐安静了下来,他方才清了清嗓子。
“各位所请,我已经见过王大尹。然则王大尹乃是奉旨办案,绝不会轻易放过一个逆党,也绝不会冤枉了一个好人。所以,各位若是有亲友不慎与案子有涉,不妨留下相应姓名官职文书,回去安心等着,我也一定会谏劝王大尹。”
听到杜士仪竟然这么说,显然是在王怡那里碰了个硬钉子,众人你眼望我眼,一时全都失望之极。有想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慌忙去预备笔墨写下文状,而那些本就求见王怡未果,想到杜士仪这里碰碰运气的,自然也就不费那个事了,回去另想办法。须臾,这宣阳坊杜宅门口那条本来堵得严严实实的十字横街,这会儿就渐渐冷清了下来。
一连两天两夜没怎么好好休息的杜士仪踏入了自己家门,长长吐出一口气就疲惫不堪地说道:“关门,谁来都不见!”
王怡这是铁了心要把事情闹大,他可不想真的愣头青似的眼下就与其对着干,到头来却像吓死的王志愔这般,拼一个过劳死须不划算!要知道,裴宁对他的嘱咐,可是深得他心。
昨夜虽商量不少,但都是阳谋,早上师兄弟二人从王宅那偏厅中出来时,裴宁便低声说道:“王怡进了洛阳后,我便使人去查过他从前的为官案卷。此人极其强项,最初颇有刚正不阿的名声,甚至为人称作是治理州县路不拾遗,然则治狱素来严苛,乡间豪强但有犯法立时穷究,而即便是子弟犯有小错,也往往严惩不容情,商人之流就更不用说了,但凡民告,必重罪论处。久而久之官做大了,拿来立威的人也就越来越非同小可,对此有人送了他一个绰号,破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