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这幸运两个字话音刚落,就只听后头车厢中传来了几声响亮的喷嚏。不一会儿,一个家丁就急急忙忙策马冲了过来:“杜郎君,王郎君,二十五郎说,还请赶紧过了灞桥,这飞絮满天,十七娘子有些受不了!”
这飞絮满天的情形虽然煞是好看,但杜士仪自然知道让其沾在头发上衣服上,回头要想去除却得大费一番功夫。与此同时,若是有过敏抑或哮喘的,那就更麻烦了。因而他即便不知道崔十七娘究竟是属于哪种情形,还是立时吩咐迅速起行。一行人从那些送别亲朋的人群中通过,就只听有人开口叹道:“那北门奴前几日又升官了,此次竟是加特进。他那身份学识,自然不奢望当什么宰相,可如此一来,就连朝中宋苏二位相国,论爵位等同,论散官还要在他之下!来日加开府仪同三司,恐怕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北门奴,加特进……应该便是那王毛仲了,果然圣眷正隆!看来,那刘县尉选择把事情草草了结,竟不是杞人忧天。
第112章 名门夜宿,大风起兮
车一过灞桥,离开那两侧堤岸的柳树,后头马车中崔十七娘的咳嗽声渐渐就止了。
然而,今早启程之日让人快马加鞭往长安王家送信的家丁却尚未回来,王家派来接崔氏姊弟的人也并未出现。杜士仪原本打算交托了人之后。就先回樊川杜曲的老宅,先不进长安城,可眼下人既没有来,他只能好人做到底,送人送到西。随着长安城越来越近,已经在洛阳一住数月的他自然不像当初那样惊叹感慨,然而,当来到那座明德门城楼下时,那座长安第一门立时挟着一股慑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明德门五门道,东西近二十丈,每个门道都极深,一眼望去只觉内中分外幽暗,这大白天在最中央的地方竟然还点着熊熊火炬以供照亮进出路途。五门道中,正中的正门紧闭,东西各四门道中,一东一西最边上的两个门道都有四车辙,可供两车并行,西进东出,有条不紊。然而,当杜士仪一行人正要往最西边的那门道行去时,突然只见东门处一行人策马出来,头前一人看到他们这又是牛车马车,又是随行从者家丁浩浩荡荡的一行后,立时嚷嚷了一声。
“四郎君,二十五郎和十七娘子已经到了!”
随着那声音,那边厢的人立时循声望来,继而一骑人排众而出,待到了跟前时便笑着拱了拱手道:“可是杜郎君和二位王郎君?多谢二位一路辛苦,送了我一双表弟表妹到长安来,王戎霆感激不尽。”
王维早听说崔二十五郎和崔十七娘的母亲出自太原王氏,虽并未嫡支主脉,但总比自家这早已是远支的强。所以,若是对方自称太原王四,他这就免不了尴尬。此刻这二十出头年轻男子含笑行礼,又自称其名,隐去了郡望,他顿时对其大生好感,又因为同姓之故多寒暄了几句。而杜士仪听这王戎霆满面歉意地解说,道是接闻报讯的时候家中有事耽搁了,又诚恳道歉,哪里还会再追究什么,最后还是马车中的崔小胖子不耐烦地推开车门跳了下来。
“四表兄,你啰啰嗦嗦还要拖拉到什么时候,都快天黑关城门宵禁了!”
多年不见,这小胖子竟然还是这么不讨人喜欢!
王戎霆有些无可奈何地斜睨了人一眼,这才盛情相邀众人今夜前往光德坊的王宅。这一路耗费时日太多,王维此前在东都和弟弟王缙会合后又呆了太长时间,早先在长安赁的屋子早就暂时退赁了,因而王戎霆以同姓之谊相邀,他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杜士仪本打算带着杜十三娘先回樊川杜曲,可看看此刻天色着实不早,若老宅那边不能住人,还要在天黑前另外再想办法,他索性也就不客气了。
倒是王戎霆看着小胖子表弟见状一言不发爬上马车,有些纳闷地挑了挑眉。这小家伙从前常常嫌马车气闷,最爱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还特制了一对马镫,如今怎么改性子了?
光德坊位于安化门大街之西,从北第六坊。此刻天色已晚,路上行人因夜禁在即,无不行色匆匆,所幸有王戎霆引路,众人从明德门进城后经朱雀大街一路往北,在延兴门大街转西,再到安化门大街再往北,由光德坊的东侧坊门进了坊。由十字街前往西北隅的王宅时,恰是经过了位于东南隅,占据了一坊四分之一的京兆府廨。此时京兆府廨显然已经过了办事的时辰,门口只余在风中飒飒作响的旗帜,以及一排整整齐齐的下马石和拴马柱,门前两个皂衫汉子站得笔直。而过了这条十字主街,往北拐入了一条十字次街,不多时杜士仪便看到了王宅的门楼。
王家的主人,也就是王戎霆的父亲王卿兰如今官居户部员外郎,从六品上。在中枢官员一贯精简的大唐朝廷,能到这一秩位,纵使世家出身也未必可得,但和崔泰之崔谔之兄弟相比,爵位官职自然就逊色不止一筹,家宅从外看去仿佛显得简朴得多。然而,从那简朴的大门进去,绕过中间那座孤零零庄重肃穆,却算不得极其高大的正堂,从后头进入二门,又跟着王戎霆在几重院子中穿绕了一阵,杜士仪便不禁暗叹一声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