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于是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有句话叫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有更大的空间,更强的生命力,那就必须得花上更多的时间和劳动。特别是在这恶劣的气候下,想要建成一条让人满意的坑道,那花上的时间和人力几乎是成倍的往上翻。

最困难的就是加固土层,我们必须将一根根木桩往下打并且排成一个个“井”字,就像现代时常常在公路旁可以看到的防止塌方的工事一样。区别是现代用的是钢筋水泥,而我们用的是木桩。

这打木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打得太浅了达不到效果,太深了工作量又太大……最后还是想到了一个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先挖一条深一点小沟,将木桩沿着这深沟打下去之后再用沙土掩埋。

所以我很能理解老头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这时的我们还没进入与越军对峙的阶段,如果是越鬼子就在对面,而且还三天两头的跟我们抢山顶阵地,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在越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搞这么大的动作,更没有精力一边打仗一边还耗上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构筑工事。

第十七章 信

这一个u形坑道就整整花了我们全连的人三天的时间。

大部份的时间是花在加固土层上,首先这打桩就是种力气活同时也是技术活,说是力气活是因为要用大锤将一米多长的木桩硬生生的打进土层里,说是技术活则是因为这玩意就连选材上都有讲究,太脆太嫩的圆木肯定不行,因为敲两下还没等它打进土层就已经裂了,所以必须得选择那种既有韧性又有硬度的桑木。

其次就是对那些特别松软的地方特别是在坑道的边缘部位,还要进行额外的加强以增加其抗压力。这加上的圆木之多以至于整个工事都还好像是用圆木撑起来似的。

好在咱们这里可以就地取材,再加上战士们在上战场之前许多人都是搞营建的,对构筑工事这一套都很在行,所以最终还是将这个“u”形坑道给拿了下来。

峻工之后,我和罗连长等几个人爬进去试了下,还真是宽敞了许多……因为我们在外面用烂泥沙石在整个工事上铺了一层做伪装,所以从外面看跟高地的其它地方没什么两样,而内部爬进去却是像梯田那样一层一层的,爬个几米就是一个斜面,再爬几米又是一个斜面,在内部转了一个弯后就从另一个出口出来了。

“嘿!还真行……”罗连长穿出来后拍了拍身上的泥水,说道:“也不枉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了,这一个坑道只怕都可以放二十几个人了吧!”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少放一些!”我说。

“为啥?”粱连兵带着疑惑的神色问道:“咱们躲那小坑道都无聊得紧呢,人多一点热闹!”

罗连长想了想就点头说道:“如果人太多了,一旦被越鬼子发现,只要用火力封锁住两个出口,那咱们也就完了。而且兵力过于集中而坑道口却只有两个,也不利于兵力的展开!”

罗连长说的也正是我想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高地上不太适合构筑大型坑道的原因。否则,就像我们之前在“东方不败”上找到的越军团部的那个坑道一样,上百名越军因为坑道口被封锁而出不来,最后被我们活活的烧死在坑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