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 71 章

李悦原本以为那些蜀商要商议很长时间,不过很显然,李悦低估了他们的决心,不过几日的时间,他们就再次上门,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决定,先走褒斜道,再走金牛道,虽说里面有很长一段都是铺设的栈道,但是如今的技术肯定是比之前强,当年就能在山壁凿孔铺设栈道,如今就能再在山上开辟出一条路来。蜀中这些商人许多干的都是开矿的买卖,在开山上头,他们还是很有些心得的。

不过如此一来,无论是造价还是工程耗时,都是一个比较夸张的数字,按照这些蜀商的说法,想要将这条轨道铺设出来,他们这些蜀商联手也得砸进去一半的身家。

哭穷这种事情,对于许多人来说,那简直是必备的一种技能,不过,李悦对此免疫力其实很高,上辈子见识过的奇葩多了去了,一大堆老赖明明手里头有钱,但就是一毛不拔的事情多了去了!再说了,这些蜀商也就是要砸进去一半的身家,又不是倾家荡产,何况,这轨道真的要是做成了,他们之后就算是躺着收钱,也能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对于他们眼巴巴地希望李悦能够降价出售轨道,或者说是希望能够延缓结款的请求,李悦给出的回复也很简单:“既然如此的话,钱,本王可以不要,但是这条路本王要入股,你们出劳工,出工钱,本王以轨道和铺设轨道的方法入股,以后这条路上的收益,二十年内,本王要一半,这个不多吧!二十年之后,咱们再谈,如何?”

顿时,这些蜀商不吭声了,他们自个明白,每年各条蜀道的货物吞吐量,虽说有许多货物的确会因为种种缘故损耗掉,但是运出去的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以后轨道通了之后,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半的收益,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哪怕只是二十年,这也足以叫他们肉痛了!

因此,这会儿一个个纷纷表示,虽说修路的钱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但是,咬咬牙还是拿得出来的。所以,殿下你就没必要承担之后的风险了。实际上,这些蜀商还惦记着新的冶铁法门,但是即便大唐的冶铁行业是官民合营,但是,长孙无忌当年想要新的冶铁之法,都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后李治难以继续容忍他的贪婪,直接就将长孙无忌踢出了局,即便将长孙无忌流放到了黔州,在听说他在那边依旧不安分之后,李治干脆又命人去黔州审问长孙无忌谋反之事,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赶尽杀绝而已。长孙无忌也很果决,他要是再折腾下去,倒霉的就不只是他,而是一大家子了,因此,长孙无忌直接服毒自尽,算是将这所谓的谋反大案终结在了自个身上。

长孙无忌这还是亲舅舅呢,李治都不放心,或许就因为是亲舅舅,这才不放心的,以外戚之身谋朝篡位的事情古已有之,远的有王莽,近的也有杨坚,李治才不会重蹈覆辙。而长孙无忌这样的高层就算是得到了先进的技术,他们增强的也是自家的力量,而那些商人可就未必了,蜀商跟吐蕃那边也是有着生意上的往来的,吐蕃那边因为气候的缘故,冶炼水平一直很低,毕竟那边空气稀薄,冶炼炉中的温度很难提升,那边的金属制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跟周边的交易,要不然的话,吐蕃的赞普也不至于总是跟周边的国家联姻。其中蜀中交易过去的东西不在少数。回头蜀中掌握了先进的冶炼技术,大肆卖到吐蕃,回头岂不是又要给大唐带来麻烦!所以,别说是李治不可能同意,就算是李治不当回事,李悦也是不可能同意的。

因此,那些蜀商不过是提了提冶铁的事情,李悦就状似无意地说起了吐蕃那边的买卖,顿时,这些蜀商就不敢吭声了。他们做的那些事情,真要是全翻出来,抄家灭族或者过了点,但是满门流放绝对不冤枉。因此,在跟李悦这边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之后,几个蜀商就逃也似地跑了。

“殿下,对这些人不必这般客气!”李洽在一边作出了割喉的动作,直接说道,“这等商人,都是胆大包天的货色,他们这般贪心,直接杀了便是!”

李洽跟着李悦这么多年,别的不说,眼界心气都上去了,如今他都有些瞧不上自个亲爹了!李义府干的那些事情,也就是他抱对了大腿,所以,李治跟武后都护着他,甚至打算对他委以重任,横竖他一脑袋的小辫子,回头若是不听话了,解决起来也容易。李洽如今就意识到了自家老爷子面临的情况,他也劝过几句,毕竟,自己在宁州那边,随随便便每年光是靠着生意上的抽成,都有十万贯以上的收入,何必什么事情都沾手呢?

可惜的是,李义府并不愿意听从李洽的话,事实上,大唐的官员很少有人是因为贪腐入罪的,多半是其他罪名,另外就是,做老子的如今还在位置上呢,就靠着儿子来过日子,还不是长子,难免要叫李义府觉得不舒服,何况,他一向收钱办事,童叟无欺,这种事情也不是说收手就能收手的。

李洽拿自个老爹也是没办法,为了给他们家留一条后路,李洽在李悦这里愈发上心起来。如今见到李悦跟那些蜀商居然还那般和颜悦色,李洽难免觉得有些不解,毕竟,这些人再有钱,也不过就是商户而已,又不像是武士彟,占据了好时机,早早投资了高祖皇帝,给自家争得了一份转机。如今又不是什么乱世,这些商人再想要靠着钱财获取一定的政治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他们其实就是肥羊韭菜,哪里配让李悦跟他们直接交流。

李悦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对于商人其实没有什么鄙视之情,在华夏的历史上,商人是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的。管仲当年就利用商人发起过贸易战,吕不韦更是以商人的身份投资了一个国家,而到了汉朝的时候,虽说商人一直以来被压制,但是,桑弘羊同样以商人的身份,成为了三公之一,并且一度主导了西汉的经济政策。三国那会儿,刘备起家的时候就接受过商人的资助,糜家作为天下有数的豪商,更是破家追随,要不是糜夫人死了,糜家没了未来,最后才选择了背叛。除此之外,甄家当时同样也是首屈一指的豪商,甄宓能先嫁袁家,再嫁给曹丕,一方面是她的美貌还有术士所说的命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甄家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打仗这种事情,固然需要人才,更需要的是钱财。

一直到乱世来临,商人们的好日子才算是到了头,那些入关的胡人可不管你是谁,有多少钱,他们最初进来,抱着的可不是要占据中原这个花花世界而来的,纯粹为的就是捞一笔就走,因此,那些商人多年积累的财富直接化为乌有,等到天下南北分裂,战乱时期,商人们同样是朝不保夕,一直到大隋一统天下,他们的好日子才算是来了。而等到几百年之后,晋商为了赚钱,不断资敌,最后他们虽说是变成了所谓的皇商,但是其实他们的处境比起大明的时候,还是差了许多的。大明那会儿,他们通过扶持代理人,一直以来在朝堂上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等到后金入关之后,所谓的皇商就真的变成韭菜了,不仅没了从前的税收上的优惠,总之朝廷一缺钱,就会想到他们,让他们掏钱,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生出过悔意。

李悦上辈子虽说学的是工科,但是从小到大,思政这类的课程也从来没停过,上学那会儿觉得这玩意没什么用处,等到后来才发现,这些就是标准的屠龙术,全世界大概也只有种花家才会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都放在教材上。资本论更是将资本家,或者说是商人们的心思剖析得淋漓尽致,只要能挣钱,哪怕是卖能绞死自己的绞索呢,他们都是不会在乎的。

如今的商人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德性,只要利益足够,即便是被发现了会被抄家灭族,他们也是会铤而走险的,你要是真的纯粹拿他们当韭菜,当傻瓜,那么,也别怪他们把你当傻瓜。李洽觉得凭借着李悦和新城公主的身份,能轻轻松松拿捏住这些蜀商,但是,李悦不过是稍微打探了一下这些商人的身家和从事的行当,就知道这些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他们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估计比蜀地官府都要强,当年益州那边獠人造反,背后也少不得这些商人的身影,虽说后来朝廷秋后算账,杀了不少,但是绝对有漏网之鱼。很多时候,那些山里的土人,根本信不过官府,反而相信那些商人。毕竟,官府从来瞧不起所谓的蛮夷,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官府需要的是这些土人山民都老老实实出山,造籍落户,给朝廷增加税收,但是,这些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里头,他们有自个的生活习俗,有自个的信仰,最重要的是,各个部族的首脑的想法。在山里,他们就是土大王,出了山,他们这些部族首领算什么呢?所以,他们宁可在山里过那种算不得非常富裕的生活,也是不乐意下山的。何况,这些部族的首领日子并不难过。部族首领一般都是世代传承的,他们属于部族的金字塔顶端,或者跟他们处在同一个阶层的还有巫师祭祀之类的,在与外界的交易中,他们自然能够占据最好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要下山投靠朝廷呢?

至于造反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家常便饭,赢了,在山下劫掠一下,就能获取大量的财富,输了往山里一躲,朝廷总不能放火烧山逼他们出来,只要不是在平地上被围住,以他们对山林的熟悉,他们很容易就能跑掉,躲个一阵子,事情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