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页

如意事 非10 977 字 2022-10-18

朝廷显然也不敢贸然便动兵攻城,曾派遣使者前来送信,信中尚且留有余地在,大意是指若吴家肯给予明确答复,承认皇后与世子出逃京师之事乃是受许家所迫,朝廷便仍愿信吴家忠心……

这说辞固然充斥着“说出去鬼都不信”的自欺欺人之感,且显然只是朝廷假意安抚的手段,但至少有一点可确定——若非必要,朝廷绝不愿在此时同吴家正面为敌。

就如同镇国公已占下临元城,朝廷却仍存讲和之意。

明眼人皆看得出来,朝廷之所以这般‘能屈能伸’,肯忍一时之怒,不外乎是想尽力平衡局面,不愿让燕王太过得势。

而当下,朝廷还在等着他们吴家的“答复”——

本以为待家主归来之后,一切自有明朗应对……

可现下,家主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京师之变,不仅让朝廷措手不及,甚至也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在大多族人看来,如此冒险且心急,根本不是家主一贯的作风——

至于家主究竟是何打算,接下来的计划又当如何施行,他们无人知晓!

且最有可能知晓计划的世子与世孙也不在了,便是方才问及二老爷与三老爷,他们同样是对家主的详细计划所知甚少!

而家主一死,吴家同燕王最深的羁绊与信任便也等同消失了,他们……当真还要在一无所知的情形下,盲目地去扶持燕王吗?

朝廷不可信,而没了家主坐镇,难道燕王就一定可信吗?

吴家议事厅内,众族人因此起了分歧。

“倒不如先顺水推舟,暂时顺应朝廷之意,以保宁阳安稳……”

“简直荒谬!家主与世子世孙皆丧命于朝廷手中,他们一面假意持和,一面于暗中下杀手,分明就是想威慑我等,逼迫我吴氏退让!若此时让步,岂不正遂了他们的奸计!”

“没错,家主尸骨未寒,此时屈从于朝廷,吴氏一族颜面何存?来日你我又有何脸面去见家主?”

“家主的仇,难道不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