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92 从芯开始32

工厂需要人才,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要。

光刻机的制造从来不是简单易与的事情。

如果这些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高材生们并没有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那留也留不住,倒不如别这么一番折腾。

天之骄子又如何?

谁不是呢。

比他们多读了几年书,多了一番经历的沈航更有资格说这话。

这话让实习生们目瞪口呆,他们还被嫌弃了?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有几个听到这话倒是多了几分冲动。

他们怎么就比车间里那些没文化的工人差了?

但也有冷静的,觉得这是沈航的激将法。

“难不成他的学历是假的?”

“我没说他学历是假的,可你也说了,他斯坦福大学毕业压根不缺钱,我们不一样。家里人辛辛苦苦培养我们读书,不是要我们一时意气。”

“我不是一时意气。”

女学生看着宿舍门上贴着的名字,“家里人培养了我,国家也培养了我。我只是想,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是也能回馈国家。”

他们是听着两弹一星的故事,听着女排精神、长征精神的故事长大的。

小时候嚷嚷着要做科学家,做运动员。

可为什么到了能做的时候反倒是退缩了呢。

“蓝兰。”

“你也说了,我们可是大学生,很吃香的高材生,我想先试试看,实在不行再换个工作嘛。”

蓝兰脑海中闪过沈航说话时的意味深长,“他都拿了绿卡还能回来工作,为什么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就不行呢?我一定要证明给他看,我们也是可以的。”

化学系的应届生态度坚决,甚至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结束后也没有离开。

和学校里打好招呼,在这边继续学习,同时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

工厂里特意重新布置了图书室,里面有很多外文书籍。

蓝兰写毕业设计的时候用得着,没少往那边跑。

时不时会在那里看到秦蓁。

年轻的姑娘抱着厚厚的法语著作,在那里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秦蓁。”

秦蓁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人,“怎么了?”

“我论文可能要参考几篇杂志论文,你能帮我翻译下吗?”

尽管国际范围内英语是通用语,然而在光化学领域,法国和德国才是佼佼者,法德两国都有一些专业领域的期刊杂志,本土语言写的。

蓝兰看不太懂。

这种专业性的内容,总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她不敢大意。

尽管,这也只是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而已。

秦蓁伸手,“拿来。”

蓝兰松了口气,把杂志递了过去,“这三篇,还有这篇。”

她是化学系的学生,只不过这次毕业设计却又不是完全的化学专业内容,而是将毕业设计拓展到光化学领域。

一字之差,却是有着天大的差别。

光刻机制造需要化学专业内容,但更需要光化学领域。

现在的安城制造厂,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这也是蓝兰把毕业设计内容调整了的主要原因,她要在光化学领域发展,回头惊艳沈航。

女孩子争强好胜时,一点都不比男人差。

秦蓁询问了她的论文研究方向,看着杂志目录圈出了两篇论文,“这两篇对你比较有用,我再去给你找几本杂志。”

蓝兰的法语稀烂,勉勉强强翻译过来,好像她真的找错了方向。

可秦蓁……

“你也在了解光化学领域吗?”

“我不是很懂这个,所以找写书看。”

之前在阿斯麦尔以及尼康、佳能参观时,秦蓁总结了他们的分工制造,日本人的工艺要求更高,再加上有自给自足的镜头供应,相对来说没有把光刻机制造流程分的那么的细致。

在这方面阿斯麦尔做的更好,本身这个原本在小棚屋起家的研究部门,是为飞利浦的半导体材料部服务的。

作为飞利浦的子公司,很长时间以来,阿斯麦尔从来不缺乏济济人才。

与其说是一个服务部门,在六七十年代还未正是创立的阿斯麦尔更像是一个研究部门,一个有着分工的研究部门。

良好的习惯被继承下来并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力学小组、光学小组、机械工程车间以及电子和仪器仪表车间四个部门。

这四个部门的相关研究,光学或者说光化学无疑是秦蓁的短处,她大半年时间都有在进行恶补。

好在资料还算充沛,只不过有些关键内容还没能掌握。

至于镜头方面,秦蓁也不觉得自己能做出来。

这需要积累,不管是德国的蔡司还是日本的尼康、佳能,莫不是用了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做积累。

她段时间内办不到,回头只能想办法来从这些外国企业搞。

这倒是还不着急,眼下更重要的是,先帮蓝兰翻译这些文章。

比秦蓁大了七岁的准毕业生不断做笔记,等她觉得浑身有些酸疼,想要站起来走动时,才发现竟然已经到了吃饭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