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嫁衣神功16

始于聊斋 非摩安 5650 字 2023-02-15

嫁衣神功16

赈灾银事件对各方的影响是深远的。

于朝堂来说就不必说了,它引发了一波又一波动荡,其中还包括那至高权力的更迭。

相比于这个,其他动荡都是小巫。

不过要看在谁看来了,就拿此事过后,当今武林在被波及到后,就有不少人心有戚戚然——赈灾银事件中,朝廷那边当然是紧着最中心的事情处理,在江别鹤看来是大人物的萧国舅等人,在朝廷那些人看来都算不了什么了,因此等到这波动荡像是水波荡开,荡到外围,涉及到赈灾银事件中所涉及到的江湖中人时,距离赈灾银被盗一事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有好长时间了。

也就是说赈灾银被盗一事中,被江别鹤这个江南大侠忽悠着上了贼船的那些江湖人士,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也不过是小虾米。

那么,他们自然不会顾忌小虾米在江湖中人是什么地位,对这等意图挑战天威的乱贼自是严惩不贷。

这其中包括两狮镖局的两位总镖头、“玉面神判”花宝镜、“鬼影子”何无双等。

这些人和江别鹤私交甚好,是众所周知的事。

因而当朝廷展开对这些人的追究时,江别鹤又怎么能独善其身呢。

即使林莱先前提到过她和一干义士们能及时得知消息,是江别鹤向她告的密,称赞他不愧是江南大侠。只是这些板上钉钉的后续事件,让大家不得不怀疑起江别鹤的居心,质疑他最初又是怎么得到的消息,就算他是从参与盗赈灾银一事的花宝镜等人那儿得知,然后他选择了大义灭亲,可平日里花宝镜等人都是以他马首是瞻,怎么到头来,他那些“跟班”选择了铤而走险,他这个“马首”反而没有参与进去呢?

是不是江别鹤最终选择了悬崖勒马?

又或者江别鹤想要两头讨好,叫他自己不管事成不成,都有退路呢?

这就导致世人再看江别鹤时,都不能再将他看做仁义无双的江南大侠了,反而渐渐觉得他就是欧阳亭第一。

进而导致江别鹤名声渐臭,被人所不齿。

而抛开江别鹤此人,赈灾银被盗事件对江湖所产生的影响仍在继续。

两狮总镖头等人,他们并不是孤家寡人,盗赈灾银又事关巨大,他们犯下的罪行自是会累及亲朋好友。

像是两狮总镖头中的“金狮”李迪,他的儿子李明生就拜在金刀门门下。

更严重的是参将白若麟,他的儿子白凌霄乃是崆峒派掌门人一帆大师的弟子。而要论罪名严重,白若麟这个朝廷品大员,萧国舅的亲信,他的罪名可要比这些江湖人士都要严重许多,故而之前他们一家就被押送进京,在杜王朱勄昌逼宫失败后就立刻被清算了。

因为涉及到此等大事,哪怕是和朝堂有壁的江湖中人都察觉到事情的严峻性,不由得人人自危,尤其是当初看在白凌霄家世的份上,而收他做弟子的崆峒派掌门人一帆大师。

若是朝廷一个连坐,那他整个崆峒派再是江湖名门正派,也无力抵抗。

一帆大师自是不能坐以待毙,他能想到可以拉他和整个门派一把的人,当属无忧岛主。

一帆大师当下就顾不得心中对她横空出世,将其他江湖人士衬得黯然无光的微词,事发后就赶紧去拜会她。

不止是一帆大师,此次事件中受到间接牵连的江湖人士,都想要她帮忙周旋。

不要整个武林都跟着遭殃才好。

林莱本就没想着叫江湖来个大动荡,只是考虑到来一下狠的,他们才能记住这么个教训。还有就是她才能更轻易地以此为机会,做一做武林盟主。

因此,林莱稍微拿了拿乔。

她还顺带叫人放了放风声,导致一些传言随风起,叫大家跟着风声鹤唳。

很快,不止是一帆大师这等被间接连累的人,像是少林派惠止方丈,还有武当派掌门人玉衡真人等泰山北斗般的老前辈,都忧心忡忡,生怕此事会给偌大武林带来灭顶危机。

若是从前门派鼎盛时期,他们自是能靠自身威望,叫朝廷不好动他们的根基,可如今江湖式微,若是朝廷当真觉得他们胆大包天,竟是以武犯禁,要对他们做什么的话,他们还不敢说他们能全权保全自身以及偌大门派。

不仅仅是“火力不足”,还因为他们考虑得多,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使得他们随后就将目光投到了林莱身上,希望她能够力挽狂澜。

就是不知道力挽狂澜的背后,是不是他们想她去做那个会先烂的出头椽子。

不管如何,就林莱来看,他们的这种做法也算是正中她下怀。

至于她会不会成为被枪打的出头鸟?

并不会。

再怎么说,她还是有那些从龙之功的,即使太子朱勄德眼下还没有登基成为新帝,可看如今的局势,这是迟早的。

而林莱有这些功劳,她爹知道她在赈灾银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后,沉思片刻后大笑声,接着就要将好处最大化,迅速动作起来。

作为赫赫有名的海商,林海云的白手套可有的是,他在朝中的关系网很是复杂,平时动用得地方不多,可这次,这次可是大动作。正因为如此,林莱这边拿到确凿证据后,会那么顺畅地就上达东宫。

接着就是太子一系迅速展开针对萧贵妃一系的反扑。

还反扑得相当成功。

考虑到此前两派斗争中,是萧贵妃一派气焰日渐嚣张,当今天子又过分偏爱爱子杜王,那长此以往太子的前途还真不怎么光明。尤其是这次赈灾银事件,最开始就是萧国舅等人设计来陷害太子的,一旦他们得手,那就相当于给了当今天子废太子的理由。如今太子算是因祸得福,那么最开始勘破这个阴谋的林莱,没道理不会从中获得该有的奖赏。

何况她家朝中还有自己人。

其实抛开赈灾银事件,此次岭南大旱,林莱和林家的所作所为,也值得朝廷嘉奖一一。

只是比起赈灾银事件中林莱的贡献,她在赈灾中的功劳就显得不太够看就是了。

总之,这次事件中,林家看得见的嘉奖得到了,隐形的嘉奖更多。

像她舅舅夏侯昌,随后就被朝廷拔擢为闵州总兵,正一品。

这种情况下,林莱要去做惠止方丈还有玉衡真人等口中力挽狂澜的人,还真不会被朝廷当做出头鸟。

有了这一重保障,林莱才没怎么去深究惠止方丈等人的真正心思,说事关武林安危,她自是责无旁贷的。

因为她很清楚,到最后她都能得到她应得的。

那到时候不管这些老前辈们究竟怎么想的,既然他们已经推她做领头人,那他们就该认下这个结果,不是吗?

不过有一说一,林莱本身是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不然惠止方丈等人就算嘴皮子说破,她也不会就那么架上去的。

林莱只是想更加名正言顺,而有什么比做武林盟主更能名正言顺的。

其实盟主什么的,也不是没有。

只是这些年只有两广武林盟主、湘武林盟主等,还没有过能统管整个武林的武林盟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没有谁能真正让所有人都服气。

当年燕南天要是没有进了恶人谷从而音讯全无的话,他说不定就可以做成武林盟主。

只是命运弄人。

而林莱呢,她的威望已然足够了。

先前“子鼠”魏无牙死于她手,就让整个武林为之一震。

江湖人人都知道魏无牙作恶多端,可敢去为民除害的义士寥寥无几,君不见当年和燕南天齐名的路仲远都败于他手吗,那剩下的江湖人士有自知之明,就不敢去得罪他。这就导致他几乎成为了江湖首恶,那他大败给林莱,自然而然地显得她的武功果然超绝,叫大家难以望其项背。

赈灾银事件,她又从中斡旋,说是她力挽狂澜也不为过。

不说别人,崆峒派掌门人一帆大师就对她感恩戴德,不说唯她马首是瞻,可也是力挺她到底的。

事实上,在新一届武林大会上,就是以一帆大师为首的江湖人士,说无忧岛主德高望重,武功超绝,有大功于武林,又说当今武林人心涣散,秩序凋零,就需要她这样的人力挽狂澜,因此推举她做武林盟主,为整个武林共同渡过此次难关,进而带来新气象。

一帆大师这么一说,在座的不少人错愕之余,还不禁在心里骂一帆大师就是个势利眼,太会见风使舵了。

可这种话他们也只能在心里骂骂,绝不会说出口的。

一来,崆峒派就算是破船,也还是有千钉的,一来,现在可不是唾骂一帆大师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他的这个提议,他们要不要同意。

林莱安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并不言语。

她穿着一袭白衣,头戴银色束发冠,蛾眉皓齿,年纪最轻,如今只是端坐着,却已是不怒自威,叫人轻易不敢造次。

就像此时,内心觉得不服气的江湖人士必然有,可此刻大家都在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贸贸然地站出来,对一帆大师的说辞提出异议。

片刻后,大家冷静下来,好半晌了,还是没有人去做那个出头鸟。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结局已经很清晰明了了。

最终,林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武林盟主。

林莱其实很清楚她这次能这么顺畅地当上武林盟主,并不是因为大家都佩服她的德行,认为她成为武林盟主后,必然会为武林谋福祉,叫整个武林少生事端,公义当道,而是更多是她的武功之高,背后拥趸之多,威慑着他们。

当然,也是有人发自内心地佩服她,认为她有资格做武林盟主的。

只是这只是一不小部分。

谁让武林盟主不仅仅是个称呼,它还能赋予其人莫大的权柄呢。

江湖中人很少有人对这个宝座不心动的。

但对林莱而言,她更多所向往的,还真不是这背后的威权,而是她有心维持武林秩序,至少叫武林公义不泯,乱象不生。

这自然是一份难度不低的工作,林莱必然得花不少精力,不过这对她来说,并不会成为负担就是了。

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后,林莱心说:‘我这武林盟主当得如何,咱们且走着看。’

·

·

对于锡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不过锡茶具到了本朝近些年才多了起来,还受到了一些茶人的认可与推崇,比如说许次纾,他在他的著作《茶疏》中提到“金乃水母,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

确实,锡茶具不会影响到茶的品质,制作精美的锡壶,比起当下最受欢迎的紫砂壶也不差什么的,关键锡壶并没有那么昂贵,可以说它能作为紫砂壶的平替。当然,要是锡壶大热起来,价格也自然会跟着起来的。

而因为芭洲岛盛产锡,林莱就想到了锡茶具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流行过不短时间的锡制品。

她之后便高薪请了不少能干的锡匠来,请他们制作锡茶具,整个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规范流程,以做到成品又安全又精美。

重酬之下,她很快就有了收获。

她闲时拿着把玩的刻梅兰锡茶具,就是其中最出彩的一套。

这之后林莱忙着武林盟主的事,就将这一事务放到了一边,不想等她忙完,回到闵州时,在刺桐城内文人雅士们使用锡茶壶已经快要蔚然成风了。

他们还写了不少诗文。

林莱一问之下才知道,源头是她那套刻梅兰锡茶具,被她爹拿到了文人雅集上用了。关键是那次文人雅集,林海云叫上了花无缺。

林海云这个大商贾,便是他办的文人雅集,也会被来人背地里说是附庸风雅,可绝对不会有人见了花无缺,还说他什么坏话,认为他品味粗俗什么的,相反大家绝对都会认为他郎艳独绝,短时间内很难再找到第一个。

这么一来,锡茶具跟着流行起来,林莱就完全能够理解了。

事实还真是如此。

林海云见到了自家姑娘,听她说起锡茶具在刺桐城大热的事,他不得不承认:“便是平常的事物,叫他用起来也会显得非同一般,何况是经过无忧你细细评鉴出来的那套茶具。”

林莱忍笑:“哪里哪里,关键还不是靠爹您想出这么一招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她可是端水大师,自然知道这时候不能顺着她爹的话夸她家小狗。

“你就哄我吧。”林海云话是这么说,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怎么会呢。”林莱上前给她爹送上茶杯,又主动说这季度的账她来盘,让他老人家能跟着喘口气。

接着林莱又问了玻璃坊的事,她先前就知道她爹借着赈灾银事件朝宫中进献了数件玻璃制品,就算得不到当今喜欢,也会得太子朱勄德喜欢的,上行下效之下,玻璃制品必然能大行其道。所以林莱这么问,就是提及一件必然会让她爹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