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于彻交代徐文,从今天下午开始,重新检查核对其他项目的落地情况,“你看看咱们内部有没有哪个片子不着急,调整时间让这个项目先通过。”

“好。”徐文对项目地毯式的学习起了效果,稍稍回忆之后便说,“出问题的项目我有印象,芯片有些特定的要求,能加工生产的厂商国内就那么几个。”

“咱们跟几个厂商都有合作,我下午会打电话,问问他们的时间。”话虽如是说,可谁家的生意不是排的满满当当,怎么可能说调动就调动。不光生产的厂家少,还因讯然的需求量巨大,导致难上加难。于彻叹了口气,又对徐文道,“你先查一下,如果咱们自己没有合适的,再想其他办法。”

徐文点头表示明白,心中盘算这个项目牵扯到上下游好几家公司。若是在时间上来不及供货,造成的影响会像滚雪球一样。不光金钱损失,失信于人还可能赔上讯然的信用。

杜弘然通常喜欢呆在学校,即使没有给学生上课的任务,教研室也更为安静,适合潜心科研。

讯然核心技术部门的员工大部分都是杜弘然的学生,因此很熟悉老师的习惯,也习惯了两头跑的工作模式。学校在讯然占一些股份,关系盘根错节,距离不算远,甚是方便。

项目出问题,杜弘然有别于以往,他拄着拐杖出现在讯然的办公室里,带给其他人无形的紧张和压力。

“杜老板一到办公室就跟于彻开会,这次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出这么大的纰漏?”

“谁知道呢,希望问题能解决吧。”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儿出问题。”

随后的一周,讯然进入全面加班的阶段。每个人除了保证自己手头的项目正常运行,还要抽出时间来处理突发情况。

算法工程师没日没夜加班,核查软件部分,同时在deo上测试,还原工厂里出现的问题。

徐文这周没去给杜老师家里,也没好好休息,所有时间都扑在翻看资料、研究硬件系统之上。母亲见徐文每天都加班,很是心疼,几次三番让他注意休息。可徐文看得越多,越是辗转难眠。他汇总了所有的项目细节,而后比对细节,心中只剩焦虑。

徐文拿着资料站在于彻的桌子旁边,一边叹气一边总结:“师兄,我查了现在咱们手里的项目,然后比对了算法和芯片性能。有些产品确实不着急要,但是量很小,生产周期不够这一批。如果贸然把小单子拼凑,可能会影响其他项目。”

“不能拼凑,不同时间的生产线也可能制造更多问题。”于彻接过资料,冲徐文摆了摆手,“你拉个凳子坐下说,站在我旁边我还得抬头。”

徐文前几天拿给于彻的特产还原封不动放在他桌子上,可想而知这几天有多辛苦。徐文从一旁的空位置拉过凳子,坐下后又往于彻身边挪了挪,怕占了过道、挡住其他人的去路,“那么大的量需要返工,肯定不是一次性能处理好。从打板测试再到批量生产,再快也得半个月时间。咱们和这些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