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颜湛点头:“长公主请皇上重查当年颜家遭伏一案。”

颜家案子跟雪家不一样,颜家遭伏,当年也查了,只是虎头蛇尾,搁置了。如今再重新追查,只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同样的,作为侥幸逃生的颜湛等人,暴露身份也不怕,反而会得到朝廷弥补厚待。

穆清彦问出心底疑惑:“惠妃在其中做了什么?”

颜湛显然已从付景春那里了解了,长叹道:“惠妃?她不过是在先皇心里播了个种子。”

当年雪家事后,先皇身体就不好,有过病危。皇帝哪能不惜命,可惜什么方法都不见效,又碰上天现异象,更是有催命之疑。

惠妃买通了钦天监的人,只在皇帝询问时,欲言又止一番,然后道出历史上皇帝们应对异象的法子。

这等传闻,皇帝未必不知道,甚至心里可能也想过,可不能说,又不是昏君。当有人提及,皇帝还要斥责,以显示自己心正。但当病情越来越重,好似挺不过去,心里的想法就会动摇,甚至会觉得,皇后已经病了那么多年,若是刚好这时死了,也是好事。

到底是原配夫妻,相伴多年,哪能真的没感情。

只是当碰上攸关自身性命,到底是自身为重。

惠妃还做了一件事,奉承元后,捧杀元后。元后病了很多年,一直断断续续不见好,却也不见更坏,惠妃便暗暗传出元后得皇帝龙气庇护的话。一直以来,“沐浴皇恩”、“承皇帝庇佑”,这些都是奉承的好话,显示皇帝的能耐本事,可这时候再听,却有不同的感受,好似元后吸取了龙气延命,才使得皇帝自身受损。

虽说最后下决心的是皇帝,但惠妃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亦是不小。

惠妃精准了把握了皇帝的心思。

及至后来皇帝得知,到底是懊悔对元后所为,还是愤恨自己被惠妃“操控”呢?

这份恼恨,延续到了贤郡王身上,使得皇帝直接斩断了贤郡王继位的资格。母凭子贵,反之亦然。连同惠妃母族都得了厌弃,皇帝临死前亲自下旨,也是因此。

至于对颜家伏杀的,的确是温妃。

皇帝心里有想法,却不愿自己动手,于是故意给温妃机会。温妃便将颜家办差出事的消息漏给元后,元后为此发病,没扛过去。之所以没扛过去,兴许就有皇帝暗中手笔,不过是温妃背锅罢了。

至于温妃对颜家下手的原因,在于斩草除根,在于利益。

温妃不知皇帝在暗中的动作,误以为是自己的话刺激了元后,导致元后的死。到底是元后,颜家又底蕴深厚,万一卷土重来,她自是首当其冲。因此,温妃下令对颜家下手,既铲除后患,也能使得自己一系的所得利益更稳固。

殊不知,温妃之后有皇帝,皇帝之后有惠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外如是。

当得知所有真相,颜家所感受到的,只有无奈和悲凉。

“我打算将酒楼开到京城来。”颜湛之前虽是改名换姓,到底做了商人,不适宜再去做官。倒是容渡合适,虽是侄儿,但一分家,科举就没什么妨碍,加上朝廷会给予补偿,会有个好位置。

不过,容渡拒绝了。

“我不喜欢做官,没意思。再者说,颜家之事查清,是皇帝之命,到底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真去做官肯定不自在。倒不如冷一冷,等下一辈再科举入仕。颜家不是等不起,祖地还有旁支呢。”

这些话,颜湛早就知道,不再表示什么,只看向穆清彦:“小四如何打算?”

第335章 旧的结束,新的开始

穆清彦对以后的打算?

自然是有的,但跟颜家叔侄的设想、亦或者是穆家人的期待,绝对不一样。别的不提,颜家之事解决,未来道路安排好,首当其冲的便是成家。穆清彦不可能去成家,若是直接坦白他和闻寂雪的事,也得讲究个方法。

颜家叔侄倒罢了,血缘虽近,却没相处过。

穆家那边,他不想让他们太担心,所以不打算用太直白的方式,委婉一点吧。

“京城水太深,我在凤临待惯了,在那边就好。”

颜湛倒也不意外,对此也是赞同的:“凤临也不错。”

颜湛考虑的是安全问题。京城权贵太多,穆清彦是给人查案的,若在京城待着,有人上门委托难道次次都推掉么?可若不推,指不定就掺和进家宅阴私或势力争斗,背景再厚也有栽倒的时候,毕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