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分封制的利弊,庆忌一清二楚。他这一代人,到儿子、孙子一代,可以继续推行分封制,以此同化周边的异族,促进大融合。
但,庆忌有必要交代一下后世皇帝《推恩令》的事宜。数十年后,甚至是上百年后,对华夏有了极大认同感的各个藩王国,也能被大吴迅速融合。
而这才是庆忌的根本目的。这个时候在海外、域外之地直接建立起帝国的统治,压根儿就不靠谱。
……自从大吴一统天下,庆忌御极称帝之后,就开始专注于恢复民生,发展生产,不断鼓励人口生育。
十年治天下。这是庆忌为大吴定下的国策。庆忌也是说到做到,整整十年,大吴少有战事,承平日久,国内大治,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历史上的秦王朝是如何二世而亡的?跟秦始皇嬴政的暴政,脱不了干系。
严刑峻法,穷兵黩武能让大秦一统天下,却未必能让大秦治理天下,使人心归附。
有鉴于此,庆忌不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藏富于民,惠及民生,让天下万民认可自己是
“吴人”的身份,不再有叛乱之心。这就导致,十年来大吴的国力勐增,人口也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
尤其是在吴始皇三十五年,远渡重洋,从美洲大陆返回的船队,将玉米、土豆、番薯等土特产带回吴国本土,并广泛种植之后,民间的粮食产量大增,基本上使家殷人足,不缺吃喝……至少,饿不死人了!
再贫穷的家庭,再偏远的地方,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饿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吴国鼓励人口生育政策的刺激之下,十年之间,吴国的人口增加了数百万。
到吴始皇四十三年,庆忌称帝十年后,大吴的人口就突破了四千万大关,这还不包括宁、塞、洲、琼等二十个藩王国家以及西域都护府在内的人口总数。
内政方面,庆忌为了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改革官制,在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推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门下省,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尚书省属于最高政令机构,为朝堂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二十四司。
六部尚书都以所在
“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
“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三省六部的朝臣各司其职,维持着庞大的吴帝国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