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混凝土!
庆忌忍不住眼前一亮。
公子忧的这番话,恰恰是提醒了庆忌。
这个时代的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角,土为辅助,石、砖、瓦为配角。
在古代,用作建筑的土大致可分为两种:自然状态的土称为「生土」而经过加固处理的土被称为「夯土」,其密度较生土大。
所以说,这个时代的城墙、台基往往是夯筑的。
夯土是一层层夯实的,结构紧密,一般比生土还要坚硬,而土色不像生土那样一致。
最明显的特点是能分层,上下层之间的平面,即夯面上可以看出夯窝,夯窝面上往往有细砂粒。
外面包砖,一般用糯米、鸡蛋湖、汤汁等等东西,加一些竹条搅拌,有点像粘稠的混凝土。
历史上秦始皇下令修造万里长城,千年来屹立不倒,也是因为用到了糯米这种珍贵的材料。
也只有君王能够下令使用糯米用于大规模的建造中,但却使得黎民百姓常年赋税严重……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水泥的作用对于吴国而言极大。
至少能降低不少成本,还可加固道路。
水泥路!
吴国的直道、驰道,多泥路,风吹雨打易损坏,砖石路或什么鸡蛋糯米湖湖路,成本又太高,大范围建造的话,耗资巨大。
建造水泥路的意义大到天了。
通讯、行军、粮路、贸易等,概括来说,古吴国疆域
受限于信息辐射的范围,太远朝廷管不到,而便利的交通能加强边疆的控制,增加政权的辐射范围。
有鉴于此,接下来的几日,庆忌就跟鲁班、干将、公子忧等人厮混在一起,研发出水泥。
庆忌有些经验,所以充当了指挥者的角色。
首先,庆忌让人找来大量的石灰石、粘土,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成粉。
这先决条件就是,烧制的时候温度要足够高!
得益于吴国冶铁技术的先进,已经能「百炼成钢」,所以这一点不难。
穿越中所常用的烧制玻璃、水泥、钢铁,都需要高于那时代的炉温。
在没有现代工业体系支持的情况下,庆忌只能通过增加氧气助燃、更换燃料来提高温度。
所以炼炉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