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动辄百万大军

范蠡又继续为一众吴军将领介绍道:“现在,我大吴在邺城、漳水一线,聚集了三十万步骑。”

“不算邑兵,中原的颍川、三川、河东、上党,以及故赵之地,我大吴有战兵十六万人,大半屯于吴魏边境,以及吴韩边境,以备不测。”

这一次吴国动辄大战,出动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众多。

邑兵的战斗力较差,而且属于临时征召起来,有的是本地人,对吴国的归属感不高,所以不计其中。

吴国现在还能举国之兵,百万人马进行作战。

但是,何苦来哉?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列国必然不会给吴国这种时间。

公子章站了出来,朝着帅位上的庆忌躬身行礼道:“父王,儿臣以为,为确保此战胜利,我大吴应举国之兵,倾尽所有,尽可能的征召更多的兵员奔赴前线。”

“不妥。”

还不等庆忌说话,伍子胥便反驳道:“且不说时间上来不及。负责后勤补给的队伍,劳役根本不够,仓促集结人手,可能会闹出乱子,适得其反。”

“再者说,若举国之兵,我大吴目前并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投入到粮道当中。运粮困难,会成为我吴军的一大短处。”

伍子胥所言,不无道理。

打仗,尤其是这种规模的大战,并不是说只要战兵,辅兵以及民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要是后方没有足够的民夫,保证粮道不绝,把粮秣辎重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战事就无法进行下去,吴军也会不战自溃。

百万大军?

那会需要多少的民夫押运粮秣辎重?

至少要两三个民夫,负责押送一名前线士卒的口粮,以及补充武器装备。

这还是邺城距离关中不远,倘若是劳师远征的话,吴军后方就需要三名到五名民夫来押送粮秣辎重。

别的不说,现在前线的三十万吴军,背后负责押送粮秣辎重的民夫,就超过了六十万人!

这么多的人力,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为吴国的疆域十分广袤,方圆纵横上万里,从各个郡县调运粮秣的话,天南海北,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以及很多的人力转运。

吴国现在有三个大粮仓,一个是蜀郡,一个是吴郡,一个是南阳郡。

南阳郡靠近中原,粮食转运不难,只是灭赵之战,为了养活那么多的军队以及赵军战俘,几乎把南阳郡多年来的积蓄消耗一空了。

所以,现在吴国能指望得上的,还得是吴郡以及蜀郡的粮食。

关键是吴郡与蜀郡距离中原路途遥远,需要许多人力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