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改革田邑制

“部分官吏则是因为在岭南之地无法生存。”

“岭南六郡之郡守、县令等官吏,怨声载道,所抱怨者,是为岭南之地不适宜耕种,每每有颗粒无收的状况。”

“以至于耕地之产出的稻米,尚且不能足够自己食用。”

“不少官吏都苦于田邑制,不得不如猎户一般,进山狩猎或捕鱼,以至于为豺狼虎豹所害。”

“……”

庆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常言道,千里为官只为财。

这个时代的士子有节操,贪官污吏少之又少。

但是,士子们担任官吏,居然连肚子都填不饱。

甚至还要自掏腰包,解决果腹之事?

这如何使得?

现在的吴国,也不是一个贫弱的国家。

“二三子可有对策解决岭南六郡官吏逃亡之事?”

“大王,臣以为,为今之计,只有改革田邑制,方能解决!”

田邑制?

这个庆忌是知道的。

夏商周时期官员的俸禄以土地为标准,由于最早期国家实行“田邑”制度。

国家会为公卿大夫分封大小不等的土地。

公卿大夫的官职越大所分到的土地面积越大,各地官吏可以自行选择在土地上种植农产品。

每年除了上缴国家的一部分其余的都归自己所有。

田邑制跟封邑制有所不同。

田邑制是田产,而封邑制是封地、食邑。

而吴国早已经取缔世卿世禄制,基本上取消封地而转换为食邑。

但,饶是如此,并不是每个公卿大夫都有食邑!

就连朝中的大臣,都不一定拥有自己的食邑,更别说是郡县一级的地方官。

所以,像是郡守、县令这样的官吏,他们的俸禄只是田产。

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

这是现在吴国的“田邑”制度。

如晋国一般的中原诸侯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

意思是:大诸侯国的卿这一级官员,给五百顷田赋的俸禄;上大夫这一级的官员,给一百顷田赋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