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中心开花战法

他需要一个能时刻都保持一颗冷静头脑,可以审时度势的大将,孙武无疑是最佳人选。

毕竟这一次他们孤军深入楚国腹地,风险太大,作为一军的主将,必须要慎之又慎!

“大司马,你需要多少人马?”

“大王,臣需要五千精甲,足矣!”

“五千人是否太少?”

庆忌有些犹豫不定。

他倒不是怀疑孙武在托大,而是担心孙武发生意外。

“大王,兵贵神速。此番臣率孤军横渡汉水,奇袭郢都,贵在一个‘奇’字,若兵力过重,唯恐被楚人过早的察觉到踪迹,若兵力过少,又可能难以一战而破郢都。”

孙武缓声道:“故而,五千精甲是最合适的兵力。”

孙武所谓的五千精甲,自然都是精兵,清一色身穿盔甲的精兵!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士兵披甲率普遍不高。

在激烈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军队将士的数量和自身的质量之外,作战的武器装备也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因素。

披甲率就是在军队中拥有的盔甲数占军队人数的比率。

因为在历朝历代中,想做到人人有盔甲,实现盔甲率达到100是不可能的。

一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和国家的状况做不到。

另一个原因就是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盔甲,虽然名义上盔甲越多越好。

但当遭遇强弱分明的战争时,盔甲只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就已经足够,否则过多的盔甲就会造成作战资源的浪费。

但是这并不阻碍披甲率可以作为判断军队的战斗力的一个因素,因为披甲率的高低也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高低。

春秋时代,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这样的披甲率就是三比七十二。

但,这只是一个标准。

因为每个国家会因为富庶程度不同,军事制度不同而导致披甲率的截然不同。

中等国家,如宋、鲁、卫等国,士卒的披甲率都在一比五。

小国寡民,像是蔡国、钟吾国、徐国等,士卒的披甲率一般是一比七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