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页

虽是无心插柳,但只要能成荫,魏庭澧才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

陛下只是叹道:“这小子,天生就跟工部的人犯冲。”

也不知这话是说给钱智自己听,还是说给工部的人听,亦或是说给自己听。

有些事情冥冥之中早有注定,赵平安随便捣鼓出的锅灶,沤肥技术、火药,每一样都像是实实在在打在工部脸上的一巴掌。

一物降一物,工部碰上他,指不定谁遭殃呢!

而另一边,话题中心的赵平安和薛祁二人在时家用了顿早饭后便急匆匆的出了门,也不是别的地儿,正是国子监赵康所在之处。

去年,赵康中了秀才,紧跟着也走上了赵平安的老路,以贡生的身份入了国子监。

在旁人看来,赵康能考进国子监纯属是运气,沾了赵平安的气运,但跟赵康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他原本的实力。

有人喜欢蛰伏,有人希望早些一飞冲天,而赵康就是一直蛰伏起来的卧龙。

赵平安早就说过,赵康的学识不下于他,中了贡生也在意料之中,不过这次过去,倒不是赵康惹事,说起来,跟冯军师也有一定关系。

前阵子回京,冯军师为了寻自己亲儿子,自然也要跟着一道儿回来,不过这几日赵平安薛祁都忙里忙外的闲不住,顾不上他,冯军师只能自己先过去。

一来,能偷摸的瞧瞧赵康,二来,他也怕自己万一真认错了。

虽然之前听着赵平安的形容他心里就已经有了底儿,但如今亲眼看见,尤其是瞧见他挂在脖子上的那块玉佩,冯军师哪还有什么不确定的?

儿子丢了十来年,冯军师恨不得整个人都粘在赵康身上,结果这一跟,就跟去了国子监。

仗着薛祁的名号,他悄悄跟进去道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紧接着问题就来了。

要说赵康在国子监的处境,不可谓不艰难,他是赵平安的书童这件事知道的人本就不少,瞒不住的,加之又是贡生入学,甭管是身份还是功名,在这看中家世的国子监中,显得格外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