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在他心里,被同类充饥,其实比死了还惨。

赵平安大约明白冯军师的感受,便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冯军师也别太伤心,冯公子或许被人收养了也说不定,说来也巧,我家那个书童就是这么活下来的,他与我说过,他那时候也是因为闹灾逃难跟家里人失散的。要知道,我遇见赵康时他才六岁,这么点儿的年纪就在牙行里混着,结交了一堆的三教九流,别看年纪小,不也照样活下来了吗?”

这番话算是说进了冯军师心里,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对于最坏的结果他还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只是苦笑:“真希望我儿子能有你家书童那般好运气。”

“会的。”赵平安安慰道。

冯军师一番话真情流露,不管如何,憋在心里许久的话,骤然说出口,心里总比往日稍稍松快许多,倒是有心跟赵平安打听起了赵康:“对了,你家那位书童多大了,我听你老提起他,等这仗打完了,有时间见见吧!”

赵平安算了算,赵康大他三岁,那就是二十,当即出口道:“过了这个年就二十了,等打完胜仗,你们回京受赏,兴许还能参加他的加冠礼。”

赵平安只是随口一说,调节气氛,但冯军师却是上了心,心里来回琢磨着:“二十岁,二十岁,我儿子要是没出事,今年也是二十岁。”

说到这里,冯军师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突然间潸然泪下,老泪纵横,给他们二人可是吓了一跳。

但紧接着就听见冯军师开口道:“赵大人,你说,你家那位书童有没有可能就是我儿子。”

赵平安“……”

啊这!

亲儿子不一定,但干儿子却是可以。

赵平安不想给他希望再让他失望,这对一个已经失去所有亲人的中年人实在太过残忍。

但真让他现在就打击冯军师,他也狠不下这个心,便没把话说得太满,所以后来冯军师在跟他打听有关于赵康的事儿时他就多留了个心眼儿。

但他是真没想到,两人这么一比对,倒真对上来点儿东西,具体的生辰赵康自己也不太清楚,但这没关系。

除了屁股蛋子上的那颗黑痣,还有赵康脖子上的那块玉佩,仔细形容下来,连笔画带描述,都能够证明他与冯军师之间的血缘关系。

知道两人真是父子时,赵平安心里还道:真离了大谱了,他也没想到,他就是聊个天,这就给赵康聊出了个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