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因为蚕还在繁育中,所以这一批孵化出来的蚕茧数并不多。织出的布匹也不达不到拿出去卖的程度,不管是在工艺上,还是庄户们的熟练度上都需要改进、练习。

唯一让赵平安觉得欣慰的是,他当初不是让李桐留意了一批金黄的蚕茧吗?

那是野蚕和家蚕的杂交品种,事实上,等结茧之后这批金黄色的茧子瞧着颜色并不大相同,不如纯白的蚕茧颜色统一

好在这蚕丝毕竟还是细,这细微的差别不一定会被发现出来,还得将这蚕丝抽出来才知道具体的情况。

果然如他所料,这蚕茧抽出来后是看不出本身差别的,赵平安给这茧子命了名,管它叫金茧。

这批金茧量本就不多,更何况是金色蚕茧——更是少之又少。

赵平安问了李彤的老姐姐,她回说:“就这点儿蚕茧,纺出的线顶多也只能缝制几只荷包罢了。”

赵平安想着,荷包就荷包吧,没俩月就到了新年,若是数目足够,便给姜家几位太太和他外婆一人送上一只,若是有多的,才又可能轮的上他们这些小辈。

因着这些个制作工艺都是在李家庄进行,赵平安便跟着他姐姐一道儿去了李家庄。

这是他二人第二回 来李家庄。

一进庄子两个孩子便闻到了一股怪味儿,也说不清,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并不好闻。

但想想近来发生的事儿,赵平安心里大概有了底儿,他确实是没想到这蚕茧处理起来味道竟是那般难闻。

越进庄子,这味道就越重。

此次来迎接的是李桐,因着他每月都会去一两趟姜家,所以跟赵平安自然是相熟的。

两姐弟并没有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便只能拿袖子捂着鼻子:“这什么味儿?”

李桐一直是跟他老姐姐一起养蚕,对这股味道早已是习惯了,自然是没什么反应,但两个孩子锦衣玉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