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声地嚷嚷、吵闹,混乱地挤来挤去,不但没有任何人帮助奋力呼喊的军官一起组织部队去抗击明军,反而将招呼众人的武官们也挤在人群中无法动弹半分,极大地妨碍了作战,也妨碍了溃兵们自己顺利地渡河。
整个战场上只有张鹏带着亲兵们还协同着部分留守部队一起奋战阻挡着明军的追击。
但他们的力量也早分散了,他们被明军切成一块块、一段段地围住厮杀,人数迅速减少。
张鹏眼看着自己亲兵的数量迅速减少,他对自己的亲兵是十分熟悉的。
虽然许多人说他是作态,但他真真切切做到了叫得出亲兵营每个人的姓名,有时甚至会亲热地叫他们的小名或者绰号。
张鹏做到了一个优秀带兵将领应该做到的一点,他了解他手下亲兵们的本领、武艺、优点、缺点,甚至知道他们的家世和家庭情况,熟悉每个人的音容笑貌。
他并不因为是文官出身而对这些没有文化的大头兵们有任何看不起,反而对他们多有亲近,真正地将他们看作了自己人。
这些亲兵平日即使在他面前也是能够随意些的,这是因为他们之间具有不寻常的特殊关系,一种强力的纽带,而不只是一般的上下属关系。
这种纽带在此时带给了张鹏丰厚的回报,即便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明军,但这些亲兵们一个个涨红着脸,互相大喊鼓劲,绝没有一个人主动投降或放弃,他们在用生命报答着张鹏的知遇之恩。
张鹏麾下亲兵们悍不畏死的表现给了明军极大的震撼,这是一支封建家长式的子弟兵能够发挥的最大效能,让人印象深刻。
看着手下小伙子们决绝的背影,他们快速地冲进湮灭在明军的包围下,这些他熟悉的名字对应着活生生的躯体一个个地倒了下去,这让张震心中感到了一阵剧痛。
“抚台大人快走!”,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些亲兵仍然不放弃让张鹏活命逃脱的尝试,拼命护着他不断拼杀。
可惜,客观的劣势条件让这些热血亲兵们的一次次尝试宣告失败,张鹏最后痛苦地命令残存的清军放下武器,向明军投降。
汀江之战也正式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