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就这些。”涂安国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但他的确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这事还就得阮文来处理。

“那咱们来对一下,那边的客户说需要十台同品质的机器,我们这边的缺口是九台,同时还有售后这个缺口几乎没办法达到对方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阮文看着涂安国,“咱们还要再找到九个高精度的镜头。”

“对对对。”涂安国想起了这件事,之前是阮文从日本弄来的尼康的镜头,“我们是不是能争取跟蔡司公司合作?”

毕竟那位肖特先生的确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不一定。”阮文笑了下,“尼康当初之所以会答应给我们定制镜头,原因在于他们可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将来做出这6英寸的光刻机时,就有现成的镜头来用。”

光刻机整个的技术要求非常之高,对各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肖特并非工程师,他一眼瞧不出这其中的区别,所以才敢大放厥词。我请他们过来,只是为了给尼康一些压力而已,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

涂安国反应过来,“那行,这件事就拜托阮文你了,有什么问题你随时跟我说。”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阮文也不遮着藏着,“交付十台光刻机,需要多久,给我一个最短的期限。”

涂安国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他们在技术上还算成熟,也有自己的车间来搞这个,早前一些零部件还是从国外弄来的,不过后来倒是被他们攻克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镜头,这个真搞不来,国内的光学工业几乎一穷二白啊。

涂安国算了下,现在这台6英寸的光刻机,前前后后用了他们一年半的时间,不过想要再制作第二台、第三台甚至更多的话,就远没有这台这么麻烦,“最少也需要半年。”

阮文点头,“行,那就十月份交付。”

……

硅谷的芯片制造商们在参观了413研究所后并没有太急切。

作为成熟的商人,自然不会这么沉不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