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听说今年的新科三甲已经出来了?”某同僚举着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又吆喝着仆从拿新酒。

“是,二十名正副中正官已经出宫了,看来是殿试已过,估计迟些日子,就会公布名次。”另一位同僚回答道。

“拖了这么些日子,也该宣布了。要知道,这些学子苦读十来载,为的就是这一时刻,再拖下去,只怕京中的学馆都要乱套了。”

“因何事拖延,李大人你又不是不知,抱怨又有何用。”

一位同僚这般说着,脸容沉了几分,“只是通过这一次考试选拔,再一次体会到我朝读书人求仕途的艰难。每年科举,全国上下数百名士子为了备考,离乡进京,顶着重重困难,只为了一年只得一次的科举之选,只为了争下仅仅五位晋位者的名额之一,当真是既讽刺,又可笑。”

一言毕,众人皆不语。

在翔国,为官进仕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官子弟世袭制。建国立朝以来,翔国正一品大员都能享受世袭为官的优待,其子能继承世子之位。继任世子须与皇子一同读书学习,只要不犯下大过大错,成人后便可直接入仕,无需经过科举试。

但世袭制下的官家子弟,官职位置都必须从下五品官位开始,不能越级,也不能随意调离原官职。

二是举荐制。为了不错失民间之才,翔国先帝曾许下一条特例,可由两名或以上的一品官员,五名或以上的二品官员向吏部举荐英才,吏部调查该人的人品,才智,学识等,最后再由皇帝定夺是否用人。

当初雷霆钧就是因举荐制成为民间将军,后一步步晋升为一军主将,手握重权。

最后便是科举制。

这几乎是全国学子求官进仕的唯一手段。

只是翔国的历代科举改革都极其严苛,至今的科举制度更甚。且如今皇帝年迈,对科举制不甚重视,近这两年只保留了五个进仕的机会,广大学子对此苦不堪言。

但科举制如此萎靡,更重要的原因是,举荐制的审核越发松懈。皇子或极个别官员私下在各部中安插人手,导致面向民间学子的官位大大减少,甚至一度传闻有官员进谏上疏,要求废除举荐制,但进谏的帖子最终没有落到皇上的手中,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话题延伸至此,多少牵涉到吏部的内务,且此处是苏府,主人苏衡坚作为吏部尚书,若是隔墙有耳被有心人听了去,又不知道该掀起多少风浪。

众人在嬉笑间纷纷换了话题,南风靖却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