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淡盐水考古志 吴羡鱼 1202 字 2022-08-25

宋成蹊凑到林晏身边说“我爸就是想在人前嘚瑟一下,不然他买的收藏都要堆灰了,你就给他这个机会吧。”

宋父打开盒子,把几件瓷器摆在长桌上。难得不是民间收藏家最喜欢的明清景德镇瓷,而是高古瓷。

“这两件是唐代的秘色瓷,我之前去西安特地去看过,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样。”宋父拿起一只青瓷盏递给林晏看,葵口、斜弧腹、腹部压印竖棱、圈足,内底有莲花纹。林晏接过,仔细地看了看碗底。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也只有这种水平才能进贡给皇帝了。”宋父感慨。又点了点另外一件瓷器,“耀州窑,北宋的。虽然耀州窑不是五大名窑,但是这件瓷器壁薄,只有0.3厘米,也是珍品。不过还是没有这件定窑白瓷薄,可以透光。”宋父拿了一只小手电来,打在白瓷壁上,光线确实可以透过器壁,在另一边形成光斑。“这是建窑兔毫盏,银兔毫。”

林晏都一一看过,又问“这件兔毫盏和耀州窑青瓷盏是您从哪儿得来的?”

“兔毫盏是别人送的,耀州窑那个呢西泠印社拍卖行上拍来的。有问题?”

“这件耀州窑外壁上深刻缠枝牡丹纹,纹饰很清晰。耀州窑那边古代盛产高岭土,含铝量高,温度烧高了也不会塌,所以器物可以做得很薄,不像越窑,就算是秘色瓷胎也是相对比较厚的。”林晏对比着耀州窑的青瓷盏和秘色瓷,“所以耀州窑工匠刻划纹饰可以很深,俗称半刀泥,不过像这么薄又刻花这么深的确实很少见,价值很高。”

宋父抱着搪瓷杯,问林晏做考古也做到过瓷器吗。

林晏回做过一些瓷器的化学成分检测和显微结构分析,并给宋父简单介绍了一些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的区别。

宋父点头,对林晏的印象越发好了,说以后要经常请林晏来看他的收藏。

宋成蹊和林晏把一堆干货放上车,宋成蹊左右看了眼,借着汽车的遮挡偷了一个吻。

林晏拉住宋成蹊,“成蹊,你父亲收藏的古董多吗?你劝一下你父亲吧。”

“怎么,那些东西有问题?”

林晏想了一下,迟疑着开口,“就今天那几件,兔毫盏和秘色瓷是仿的,耀州窑有可能,定窑白瓷我看不出来,做个化学成分检测基本能判断。”

“你还真有研究啊。”宋成蹊惊叹林晏就和宝藏一样,每次随手一挖都能收到惊喜。

“现在学界已经认定秘色瓷是越窑生产,法门寺那几件是传世品的代表,但数量太少,宁波上林湖那边新发掘了一个窑址,考古届说是秘色瓷的产地。根据那边的研究结果,你爸那两件不太像。内底的荷花纹随意奔放,是晚唐的风格,但是器底的装烧痕迹是六条长泥条,这是北宋中期才出现的。”

林晏顿了一下,又说“现代仿造大多是仿博物馆或者图录,器底看不见,所以这地方最容易看出来。还有耀州窑,刚刚我也说了,耀州窑从来都没出现过这么薄的器壁,而且耀州窑不是官窑不是贡窑,大多都是民间用的,不会有这么高的水平。兔毫盏的话古玩市场最多了,我刚闻了一下,有轻微的化学物品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