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范仪:贾公乃天下英主……(月底,求月票!)

其他多余之人,根本没有必要。

真正起大事的时候,也就微末之时的几个人可以用。

甚至,他都不能透露他的帝王之志,只是隐晦提出想要掌柄国政。

范仪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这个冬天一过,待明年开春,辽东大军班师,身在辽东的谢侯,自辽东返回,王爷那时候的处境将更为不利,彼时,以内阁那两位阁臣的能为,势必要对京营兵将人事以及兵权方面全线进行调整,王爷将来手脚束缚,纵然有心成事,却已有心无力。”

贾珩点了点头,道:“是啊,所以最好的时机也就是这个冬天了。”

换句话说,天子尽量别熬过这个冬天,那基本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只是,上天会遂他的愿吗?

待与范仪计议而定,贾珩离开了贾家老宅,并没有前往宁国府,而是前往晋阳长公主府,去看看元春。

晋阳长公主府,后宅——

冬日时节,庭院中雪花覆盖于嶙峋山石之上,湖光山色,尽做一白。

元春落座在一方铺就着薄薄褥子的软榻上,那张珠圆玉润、白璧无瑕的脸蛋儿,丰润莹莹,白腻肌肤上似有团团玫红红霞弥漫开来。

此刻,带着几许绵软、白腻的小手,手里正在握着一本书册,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

而下首的一方绣墩上,元春的丫鬟抱琴,说道:“姑娘,这是红枣糯米粥,姑娘吃点儿吧。”

元春轻轻“嗯”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簿册,转过一张国色天香牡丹花的白腻玉容,接过抱琴手里的粥碗,拿起汤匙,轻轻舀起,递至唇边,轻轻吹了一口气,然后,慢条斯理地用着。

吃了一碗,元春拿过帕子擦了擦嘴,道:“抱琴,什么时候才能生产下来?”

抱琴脸上笑意繁盛,说道:“姑娘莫急,还有两个月呢。”

元春轻轻抚着隆起成球的腹部,那张带着几许粉腻嘟嘟的脸蛋儿,现出一抹幸福和甜蜜之意。

当一个女人开始做母亲之时,才是幸福的开始,因为她懂得了爱别人胜过爱自己。

抱琴那张清丽玉颜上,可见眉眼之间笑意嫣然,说道:“姑娘,太医说姑娘脉象平稳有力,说不得就是男儿呢。”

元春轻轻抚着隆起成球的腹部,眉眼中涌起欣喜之意,说道:“希望吧。”

抱琴一边儿收拾着碗筷汤匙,柔声道:“前些时日,宫中去了宁国府上,封了三位侧妃,还有一众的诰命夫人,姑娘按说也是诰命夫人的候选。”

就在两人叙话之时,就见一个嬷嬷举步进入厅堂,脸上见着欣喜之色,说道:“大姑娘,珩大爷来了。”

元春那张白腻、丰润的脸蛋儿,顿时现出一抹欣喜,春山黛眉之下,目光莹莹而闪。

不大一会儿,就见贾珩举步绕过一架云母锦绣的屏风,进入厢房,迎着元春的那双温煦目光,道:“大姐姐。”

“珩弟。”元春凝睇含情而望,轻轻唤了一声,那张端美、明艳的脸蛋儿酡红如醺,轻声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大姐姐,许久不见了。”

说话之间,来到元春一侧的床榻落座下来,拉过元春的纤纤柔荑,握在手里,轻声道:“辛苦了。”

元春的肚子也是一天天大起来,而那张丰润明丽的脸蛋儿,可见一股恬然而淡淡的母性气息萦绕而起。

元春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面上都是幸福甜蜜的笑意,说道:“珩弟,我不辛苦的。”

贾珩点了点头,笑道:“今年年节,大姐姐就不回去了。”

元春抿了抿樱唇,眸光垂将而下,说道:“珩弟,母亲那边儿已经起疑了。”

贾珩轻轻揽过丽人的肩头,柔声说道:“她起疑什么?”

“说我一直在长公主府上,都不回家的。”元春修眉之下,美眸莹莹如水,容色微顿,低声说道。

贾珩道:“也是,等生了孩子,还要坐月子,等以后再回家也不迟。”

元春道:“珩弟,府上的湘云和宝琴,你也向宗人府报请了诰命?”

“湘云还没有。”贾珩掌中探入丽人的衣襟,掌指之间就觉丰腻阵阵,说道:“等史侯回京以后,再与史侯商议,再说湘云年岁也小,倒也不急。”

元春将螓首依偎在贾珩的肩头,柔声道:“那也好,只是府中的女孩子,都…落在珩弟身上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嫁给谁都是嫁,不如她们姊妹几个从小玩到大,以后一直能够在一块儿,互相有个照应,热热闹闹的。”

所谓少来夫妻,老来伴儿。

元春点了点头,柔声道:“那样也好。”

说着,轻轻拨开贾珩的手,语气嗔怪莫名,说道:“珩弟别闹,小衣里面都是黏黏糊糊的。”

贾珩凑到元春耳畔,低声道:“那我想想法子。”

说着,凑近衣襟当中,埋首团团脂粉香艳当中。

这会儿,抱琴说话之间,羞红了一张粉腻嘟嘟的脸蛋儿,悄然转身过去,将空间留给两人。

过了一会儿,贾珩拥住就有些瘫软一团的元春,道:“大姐姐,宝玉的婚事定了哪一家?”

元春道:“母亲那边儿原定是湘云,不想…珩弟将湘云报上了宗人府,只能另觅其他了。”

说到最后,目光也有几许嗔怪。

真是的,就得住一家人嚯嚯。

贾珩笑了笑,说道:“京中达官显贵的闺阁小姐多不胜数,到时候给他定下一门亲事也就是了。”

元春将螓首依偎在贾珩怀里,轻轻“嗯”了一声。

……

……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不知不觉就进入冬月下旬,大汉的西北大地,天气愈发寒冷,大雪纷飞。

随着进入冬月,京中的气氛愈发肃杀,大汉朝廷关于立储的争议愈发喧闹。

而关于魏王膝下并无子嗣的担忧,而京中却渐渐起了一阵新的议论风潮。

即梁王陈炜,同样是皇后元子,如是魏王无法承嗣,是否可以梁王作为皇太弟,倒也彰显天家孝悌之意。

可以说,兄终弟及在儒家正统理论中一直颇有市场,如今再次被提出来,仍有不少受众。

清流文臣议论纷纷,聚讼纷纭。

反对者多言,兄终弟及这种继嗣,容易乱了统绪传承,成为后世之君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