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宋皇后:陛下这是要定东宫归属了吗?

宋皇后听到“魏楚两藩,皆返回神京”之语中,心头不由打了一个突儿。

陛下这是要定东宫归属了吗?

……

……

辽东,盛京城

崇平十九年,十月下旬——

贾珩正在与陈潇用着午饭,随着时间进入崇平十九年的深秋,辽东大地的气温降低了许多,贾珩已经在里间加了一件棉衣,用以抵御寒冷。

在这几天的时间之内,贾珩主要视察了辽东之地的田亩耕作,辽东土地肥沃,还是能够种植一些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贾珩目光闪了闪,问道:“这几天,辽东诸卫所建置如何?”

“沈阳卫,广宁左右卫皆已筹备俱全。”陈潇面色一肃,朗声说道:“关键是兵员缺额,如果以辽东之汉军旗充任,那长此以往,朝廷仍难有所制。”

贾珩想了想,轻声道:“彼等辽东将门,自前明就在辽东之地苦心经营,等到我大汉定鼎中原以后,彼等又寄生于大汉,等到满清占据辽东,彼等又托庇于满清,高官厚禄,连绵数代不绝,天下焉有这样的好事儿?”

陈潇沉吟道:“那你要怎么办?”

“内迁至神京,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贾珩面色肃然,低声说道。

对于地方门阀势力的盘根错节,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题,纵然是开明后世,也有中县干部,在地方上连绵为祸。

唯有定期修剪,如汉武帝定期内迁豪强至关东,武则天削弱五姓七望,才能促进阶层流动。

陈潇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道:“北静王与韦彻联名提议的筹建辽东水师,你可曾瞧见了?”

贾珩点了点头,道:“辽东毗邻海岸,可以在大连筹建一支水师,用以护运航道。”

单单以登来水师的兵力,不足以护送整个渤海,大汉的确应该逐步转型,缩减九边的大军,同时对蒙古诸部进行分化拉拢、羁縻安抚,将满清的民族政策拿来用,倒也是一个好法子。

理藩院再加上蒙古八旗之制。

随着辽东平定,只怕大汉朝堂的开拓野心也会暂息。

草原这种地方,三五十年不管,立刻给你崛起一股新势力,然后汉人王朝内部歌舞升平,草原方面励精图治,整合草原诸部,再次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就在这时,陈潇宛如清霜薄覆的晶莹玉容上,忽而开口打断了贾珩的思绪,道:“魏王与楚王已经出发了。”

贾珩道:“这会儿也不知神京情况怎么样了?”

陈潇道:“我这几天让人以飞鸽传书,向神京城留意着。”

说来也巧,就在两口子叙话之时,廊檐下传来一个锦衣府卫的清朗声音,说道:“都督,神京方面急报。”

说话之间,那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府卫,昂首阔步进入厅堂当中,将飞鸽传书的笺纸递将过去,说道:“都督,神京方面,圣上太庙祭祖之时,炸药将寺庙炸的崩塌,圣上中得重伤。”

此言一出,贾珩霍然站起,喝问道:“怎么回事儿?”

这会儿,陈潇也从那锦衣府卫手里拿过那笺纸,修丽双眉之下,清眸现出一抹诧异,说道:“出大事儿了。”

贾珩想了想,转眸看向那锦衣府卫,郑重叮嘱道:“此事不得外泄一个字!”

“是。”那锦衣府卫拱手称是。

待那锦衣府卫起身离去,贾珩转眸看向一旁的陈潇,默然片刻,低声说道:“当真是石破天惊。”

陈潇道:“趁祭祖之时,以火药炸塌,压住文武群臣,彼时,神京大乱,他就可以接手宫苑和京营,当真是好盘算。”

这个计划虽然粗糙,但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不仅仅是崇平帝被埋在废墟之中,连同殒命的还有大汉的内阁以及六部九卿也一同葬命在废墟当中。

换句话说,整个大汉中枢都瘫痪了八成,陈苑再出来登高一呼,以旧部掌控朝廷,还是有大概率成事。

贾珩道:“真是丧心病狂,敢想敢干。”

在他看来,这种方法虽然解恨,但的确…好用。

因为意味着整个的大汉的中枢系统彻底瘫痪,神京城迎来一阵真正的权力真空。

陈潇道:“这次功亏一篑,京城局势现在倒是愈发险恶了。”

可以说,此举几乎将一头老龙彻底激怒。

贾珩道:“是啊。”

陈潇关切问道:“你接下来怎么办?”

贾珩面上现出一抹忧色,道:“只怕要不了多久,天子就会降旨召我回京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崇平帝肯定不放心,他继续领兵在外,或者说对兵权将是极度渴求。

恰逢辽东已平,大汉已无外患,天子现在急切需要安全感,但他回去之后呢,是否会猜疑于他?

毕竟真龙已老,狐疑四顾。

陈潇道:“你忘了,魏王和楚王前日已经率领一队骑军,先一步返回了神京。”

贾珩闻言,面上若有所思道:“这次定然是议立东宫了。”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外间,此刻正值深秋十月,重檐钩角的庭院中的树木枝叶已经枯黄一片,秋风呼呼吹来,可见扑簌而落。

陈潇修眉挑了挑,柔声道:“静观其变吧。”

贾珩一时默然无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