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一十章 罗网

锦衣为王 淡墨青衫.QD 1613 字 2022-09-20

……

崔浩哑口无言,事实上,他亦从来没有人用这种详细并且翔实的数据来同他说话。大家同殿为官,十年苦读,学的自然是儒家经义,但儒家的书上全是华而不实的大道理,真正治民理政的学问,却是一点儿也没有。

所以为官之后,除非是为翰林,为京官,不然就非得仰仗幕府里的幕宾不可。正经延请的幕宾,哪怕是贵为巡抚或是大府的知府,亦要对幕客尊敬异常,凡事要请教,不是主翁召幕客来,如果是那样,脾气再好的幕宾也会翻脸———要东翁移樽就教,到幕宾的住处去请教才行。

在京师为官,则凡事必定受困于书吏,京师六部,人早有言,当家的不是官员,而是各部办事的小吏们。这些吏员,世代相传,有一套挟制上官的心口相传的本事,凡事离了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玩不转,所以上官凡事拱手,真正办事的,就是这些品格猥琐下作的书吏们。

自唐以后,吏员升迁之路就很困难,至元朝,更是为祸天下,所以明太祖对吏员有很大的偏见,也规定了不少限制的命令,所以吏员想转为官员就难了,而且,社会上的人对吏员也颇多偏见,并不谅解。

国家不喜欢吏,又离不得吏,又没有良好的监督和限制,吏员不仅无人管束,并且可以家传世袭,而国家又在舆论上十分的歧视,则自然而然的,十吏九坏,想找一个有良心的吏员,可就难了。

正经的吏员,尚且如此,那些在州县做事的衙役,那就更加不必说了。

山阳一县,就有衙门过千人,如狼似虎,以催科为名,横行乡里,多加征敛,百姓真的是困苦不堪,有口难言。

在国初时,衙役只是力役的一种,是由里甲中征发健壮者到县衙充役,而没过多久,这种徭役就成了肥差,要uā钱去买才成。而因为利益链的庞大又缺乏监管,做衙门,比干土匪有前途的多,所以衙役队伍越来越膨胀,一个小县,国初时可能三班衙役数十年,到现在,百年之后,一县的衙役就可能是数百,甚至是过千人,这般庞大的食利者,就只能对百姓敲骨洗髓,一直到整个王朝崩盘为止。

崔浩并不愚蠢,读书十年,有的人越读越蠢,而有的人,却是聪明天生,并不蠢笨。

王彬这么一点,他就全明白过来了。

当下不免神sè黯然,听完王彬的话后,崔浩便是摇头道:“想不到,吾辈自以为自己清廉,谁知道天下事倒是吾辈给弄坏了的?”

“学士亦不必太过自责,君为官不过两年,其中的关节,想来今晚也才明白。”王彬秉承张佳木的吩咐,对这些官员,抓是要抓,但,未必就一定要往死里整。

有些人,倒是可以拉拢一下看看。

“呵呵,王百户这是在替学生开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