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一百一十二章 罢朝

锦衣为王 淡墨青衫.QD 1637 字 2022-09-20

待宫门一开,象房里的象仆把大象赶了出来,排列在宫道两旁。大象都是经达长期的练,可以在响鞭和大汉将军的呼喝下保持着震定,一动也不动。

每次有头一回参加这种大朝会的官员,总会惊奇于这种只有在皇家才有的威严之下,陶醉之余,又生警惧。

这一套东西,还是朱元璋那会定下来的。

散手杖是多少人,持斧的多少人。伞多少人,盖多少人,每次朝会,都是按级别规定的特别清楚。

当朝阳初升。官员们战战兢兢的从无数的鲜甲亮盔全副武装的宫城禁卫们的注视下走进宫门,仰视着二十七层白玉石阶以上的奉天大殿时。什么叫起居八座,什么叫开府建衙。人间富贵到了极点,又岂能和眼前的天家气象相比?

这会儿,奉天殿也就是后来的太和殿,虽然已经烧毁了一次,但盛世气象与后世不同,这会儿的奉天殿。还远远大过后来的大和殿,其尊严伟大。自然叫人更加敬畏了。

这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威严气象。用金甲禁卫,用高耸入云的大殿,用空旷的御道,用白玉台雕龙剪凤的平台栏杆,用金水河与无数人的鲜血铸成的天子尊严!

天气微明,东方的太阳还是一个若隐若现的红色圆球之时,内廷依例开始放人,内臣命官门大开,诸锦衣卫守宫门的千户官和百户官,带班引入。

勋戚中,带班的是英国公张悠。武清侯石亨没有站在勋戚班里,而是在武臣一般,当然,武臣就是以他为了。

宁为鸡,不为牛后,石亨的脾气秉性向来如此,大家也是见怪不。勋戚,亲臣同班,大家都是国家勋戚重臣,平时也不是天天见面,朝会之时,总会互相寒暄致意,互致意但今日与往常格外不氛压抑,形势极为紧张尝州以大家都无心说笑,只是按着往常的惯例,排好班次,准备一会鱼贯而上。一起进奉天殿。

大朝会人多,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入正殿的,正殿之外的平台上也得跪不少人,象文臣班次,够资格参加朝会的人很多,这会儿还在石阶下头。队伍就已经排的老长,一直到太和门附近,才到队尾。

驸马都尉薛恒深知今日此会重要,他左右打量,看着诸多勋戚的脸上神情,都是不得要领,于是又打量文臣班次,他愕然一征,心道:“于胡子好象没来?”

文臣之中,于谦的班次并不是最前,但也总是在前几名之内。各人略微一扫,就已经看到跪在前头的几个内阁大学士,还有一些加了少保或太子太保,太傅、少师等官衔的文臣,但于谦往常的位子,却是换了别人,于谦,显然不曾来参加此会。

如此大朝会,又是涉及太子复立的大事,于谦未至,薛恒心中感觉极为沉重,知道事情必有变化,大为不妙。

果然,没过一会儿,司礼监太监舒良自内而出,站在平台之上,高声道:“陛下口谕,今日身体不适,免此朝会。”王膜在武官班次,闻言大急。不觉高声道:“那么,我等合议疏奏,陛下如何处断?”

“不急!”舒良面色阴沉,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道:“宣陛下手诏”。

众臣听得,当然俯跪听。却听舒良念道:“卿等忧宗庙爱君之心。联已知之。联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所请不允!”

“所请不允?”

王撰须皆张,几乎要跳起来。在他身后,是有意跪在他身后的徐有贞,见王老头要作的样子。徐有贞拉拉他的衣袍下角,轻声道:

“王公,请慎之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