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相位之争(四)

盛唐风流 凤鸣岐山. 1603 字 2022-09-18

“此处无外人,八哥有话只管说好了。”

高宗对于李贞的犹豫并未感到奇怪,只因立相之事重大,乃帝王专断之事,非他人可以随意者,此时见其支吾着不肯吐实,便即出言宽解道。

“那……,老臣就斗胆放肆了,御史大夫高智周德才兼备,又深韵政务,实是最佳之人选,不禁老臣如此看,太子殿下也是一般,此处有太子殿下与老臣之联名奏本,还请陛下圣阅。”

李贞闻言,略退了小半步,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本黄绢蒙面的折子,双手高举过了头顶,而后咬了咬牙关,似乎在下一艰难决定一般地开了口。

“哦?高智周么?唔……,媚娘那头有甚看法么?”

这一听李显与李贞居然联名上了本章,高宗心里头立马滚过了一阵疑虑,轻吭了一声,伸手接过了折子,随意地浏览了一番,迟疑地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老臣只是听到了些流言,并不敢确定,据说娘娘属意刑部尚书武承嗣接掌中书令一职,也不知是真是假。”

高宗此言一出,李贞的心登时便是猛地一眺,好在城府深,倒也没露出甚破绽,只是微苦着脸,紧赶着回答道。

“武承嗣?荒谬,他一个乡村野夫,文都不通,能拟甚诏书,这当真……,罢了,此事朕知晓了,回头朕在与媚娘商议一二好了。”

一听武后要提拔武承嗣接掌中书令,高宗登时便是一阵无名火狂冒,气恼万分地骂了起来,只是骂到半截子,惧内的病却又是犯了,到了末了,愣是没敢直接同意李显与李贞的联名折子。

“陛下圣明,老臣也以为此事须得慎重,不若早朝时议之可也。”

高宗的话里已是带着逐客之意了的,可李贞却并不打算就这么走了,这便假作听不懂,谄笑着出言进谏道。

“如此也好,后日便是早朝了,朕自去罢。”

对于武承嗣这个人选,高宗自是十二万分的不赞成,而对高智周么,同样也存在着疑虑,倒不是瞧高智周不顺眼,而是怀疑李显与李贞之间别有默契,当然了,若非要做一抉择的话,自然是选高智周无疑,只是该如何在保持现有的朝局平衡的前提下选定中书令,却是令高宗颇为头疼的,故此,尽管高宗心里头其实并不想上早朝,却也只能是无奈地应承了下来,大体上是打算到时候看情况再做个决断罢了。

“陛下圣明,老臣告退。”

眼瞅着要说服高宗当场拍板已是没了可能,李贞的心中不免微有些失落,只是事已如此,他也不敢强劝,再说了,只要高宗肯出面主持早朝,于李贞来说,便已是足够了,有着东宫与他越王府两大势力的合力,朝争中必可稳居上风无疑,他也实无必要在此时玩甚子强谏的,这便躬身告了个罪,自行出宫回府去了。

“来人!”

高宗并未去送李贞,而是独自盘坐在榻上,愣愣地想了好一阵子的心思,脸色阴晴不定地变幻个不停,末了,突然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

“奴婢在!”

听得响动不对,随侍在寝宫外的大小宦官们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尽皆涌进了室内,各自躬身应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