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伏牛川之战(六)

盛唐风流 凤鸣岐山. 1592 字 2022-09-18

拓跋山野的分析极其到位,李贺本就有此考虑,自是不会有甚反对之意见,这便点了点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并未作出个决断,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拓跋山野。

“大将军,贼子既如此算计,那么我部在抵达伏牛川之前当不会受到攻击,此乃我部可资利用之破绽所在,似可虚攻伏牛川,实则寻机跳出包围圈,若如此,或可脱得大劫。”

李贺这个问题可不是那么好答的,尽管拓跋山野心里头已是有了准主意,可在回答之际,还是不敢将话说得太死,只是以商榷的口吻应答道。

“唔……”李贺沉吟了片刻,嘴唇嚅动了几下,似欲作出决断,可到了底儿却是没说出来,只是用力地甩了下头道:“不急,某心中有数了,待得审过了俘虏再做定议不迟。”

“诺!”

左右该说的话都已是说过了,拓跋山野尽自心忧,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无奈地躬身应了诺,默默无言地退到了一旁,脸色虽平静,可眼神里却满是掩饰不住的忧虑之色……

中秋将近,天已是微有些凉意了,尽管尚不到该着皮裘的时节,可身着一件单衣却是有些子冻得慌,然则俯身在大幅沙盘前的李显却是浑身热气蒸腾,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子,一双眼里宛若有火在喷一般,不消说,全都是急出来的,这也不奇怪,李显的心头肉——河湟军与后方失去联络已有两日的时间了,而今生死兀自未定,这叫李显又如何能不急的。

急是自然之事,李显恨不得即刻率部杀进吐谷浑去,只可惜他不能,不单是因战事的准备尚未停当,更因着没有朝堂的诏令,李显压根儿就无法发起大规模的战争行动,而此二者又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得定的事儿,李显纵使再急,也只能是耐着性子等待前方传回的消息,只是两天的时间都已过去了,却尚未能得到实情,心里头自不免有些子心急火燎,真要是李贺所部彻底玩完,李显建军大计势必要遭到沉重的打击,不仅如此,一旦前线惨败的消息传回朝中,等待李显的绝对不会是甚好果子,虽不致有性命之危那么严重,可被调离河西却是十有八九之事,而这,显然是李显无法接受之重创。

“禀殿下,河湟军有消息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骤响中,满头大汗的新任王府典军张明武狂奔着冲进了书房,连大气都顾不得喘上一下,急吼吼地便嚷了一句道。

“哦?”

李显一听此言,霍然便站起了身来,手一抄,已将张明武手中握着的小铜管抢了过来,飞快地旋开其上的暗扣,倒出了卷写满了字的密信,凑到窗前的光亮处,细细一看,眉头不由地便皱了起来,可也没多说些甚子,一闪身,人已回到了沙盘前,俯身在沙盘上比划了开来,良久之后,方才发出了一声清嘘,显然已是有了所得。

“殿下,河湟军没事罢?”

先前李显思索之际,张明武尽自心急,却也不敢乱问,这一见李显已微有放松之状,立马便憋不住了,紧赶着出言询问道。

“不是太好,是孤大意了,嘿,没想到噶尔?钦陵那老贼居然敢下如此之狠心,这是要跟孤玩孤注一掷了!”

李显神情微涩地摇了摇头,也不多作解释,只是感叹了一声,随手将密信一搓,化成了飘零满地的碎屑。

“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