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缺人之憾

盛唐风流 凤鸣岐山. 1563 字 2022-09-18

李显等的便是这话,说实在的,对于游离于大唐统治之外的这帮子部族,李显着实是头疼不已——这些个游牧部族大多都是些墙头草,大唐强了归唐,吐蕃强了归吐蕃,目下虽都算是大唐治下之民,却又从来不听指挥,时不时地还要闹上些事端,偏生打还不好打,没个十足的理由的话,李显这头一动手,朝堂那头“杀良冒功”的弹章立马便得漫天飞扬,拉也不好拉,这群野惯了的游牧之民从来都是有好处便拿,要干活就走人的主儿,就跟身上的牛皮癣一般,实在是令人棘手得很,李显自己是没辙了,还真就指望着张柬之能拿出个好主意来。

“唔。”

一听李显如此说法,张柬之登时便有种上了恶当的郁闷感,没好气地给了李显一个白眼,却也没拒绝这个要求,眉头一皱,人已陷入了沉思之中。

少数民族的管理问题从来都是历朝历代最头疼的事儿,别说古代了,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后世都难以根治,时不时地总会闹出些矛盾与麻烦,这一点,活了三世的李显自是心中有数,对此,李显也不是没有想法,实际上,早在决定将根基扎在河西之际,李显便已是考虑过了河西各部族的事儿,办法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李显自忖把握性不高,不敢盲目去做罢了,偏生此事极为敏感,李显还不敢轻易召集众人来个集思广益,没奈何,该为难张柬之的,也只好为难上其一回了,此际见张柬之陷入了沉思之中,李显自也不会去催促,只是静静地坐等着。

“殿下所出之题实是太大了些,某仓促之间,亦难有完全之把握,仅能道出几条纲领,或能有益焉。”

张柬之沉思了良久,眉头始终不见展开,半晌之后,长出了口气,抬起了头来,语气谨慎万分地说了一句道。

“先生但讲无妨,孤听着便是了。”

李显原就知晓此题难解,此际见张柬之出言谨慎,虽略有些失望,却也不会见怪,只是笑着点了下头。

“游牧之民素来懒散,野性难驯,若欲彻底为用,须得融合方可,欲达此,则非长时间教化不可得,可若是欲调而用之则不难,唯打与拉二字罢了,再者,游牧部族之根底便在牧场,若能从此处着手做去,或许能奇效,只是事关大局,却是轻易尝试不得,若不然,恐各方皆叛矣,某实不敢妄言,还请殿下自处之!”

张柬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微皱着眉头,将心中所思所想一一道了出来,可末了却还是不敢断言能解决游牧部落之患。

“牧场?唔,牧场、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