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劝进风波(下)

盛唐风流 凤鸣岐山. 1873 字 2022-09-18

李显虽百般不愿透露太子的具体死因,可此时此刻却又无法逃避,只能是面色一肃,含糊地应付了几句。

“下官谨遵殿下之令!”

骆宾王等人尚在惊愕之际,始终默默不语的狄仁杰倒是率先站了起来,高声应诺道。

“殿下所言实是骇人听闻已极,下官虽欲不信,却是不可得,想那人行事如此蛮横,此事怕还真是如此,也罢,就依殿下所言好了。”

骆宾王乃文坛领袖,交游甚广,早年间虽不曾跻身高层官员之列,可文友中却不乏刘祥道等诸般极品大臣,对于武后在后宫里干的那些没屁眼的事情倒是时常听闻,此际尽自震骇莫名,可到了末了,还是接受了李显的解释,不再坚持劝进,叹息了一声之后,也就此应了诺。

“下官等自当遵殿下之令行事,断不敢有违。”

这一见最固执的骆宾王都已没了意见,林、萧二人自也不敢再坚持己见,各自躬身应诺不迭。

一场可能引发不测的劝进风波算是就此揭了过去,李显心情放松之余,疲倦立马便袭了上来,又笑谈了几句之后,忍不住哈欠便连连而起,一众人等见状,自是不敢再多逗留,陆续告辞而去,唯剩狄仁杰却是端坐如常。

“狄公可是还有要事么?孤几日不曾着枕了,实是困得厉害了些。”

李显见众人皆去,唯剩狄仁杰依旧老神在在地端坐着不动,心中不由地便起了丝疑虑,却也没多想,可着劲地伸了个懒腰,揉着满是血丝的双眼,恶狠狠地打了个哈欠,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是有一事须得殿下早做决断,据狄某所知,阎相已是卧病在床,时日恐已无多了,殿下若欲引前太子之人手为己用,此恰其时也。”

李显的困顿全都摆在了脸上,狄仁杰自是不会计较李显话里的逐客之意,这便笑着站了起来,拱了拱手,给出了个建议。

嗯?老阎头病倒了?唔,这倒确是个好机会来着!李显对于阎立本的病倒丝毫不以为奇,毕竟前世那会儿阎立本也差不多就是在今年晚些时候病逝的,加之被太子之死以及前番朝议被轰出宫去两桩痛心事一夹攻,老阎同志病得要死也真不是啥稀奇的事儿,可若是死在了李显前去拜访之前的话,老阎同志的死便没了丝毫的价值,至少对李显来说是如此。

“既如此,狄公便随孤一道去阎相府上探问一番好了。”

响鼓无需重锤,用不着狄仁杰多做解释,李显眼珠子微微一转,已是明白了狄仁杰此言的奥妙之所在,尽管兀自困顿得很,可李显却绝不想因之误了大事,这便猛地甩了甩头,又用手可着劲地搓揉了下绷紧了的脸皮子,这才笑着发出了邀请。

“殿下有命,莫敢不从。”

这一见李显悟性与韧性皆是十足,狄仁杰立马欣慰地笑了起来,酸儒一般地掉了句文,登时便逗得李显哈哈大笑了起来……

阎家乃老牌关陇世家,累世公卿,尤以丹青之能驰名于世,至阎立本这一代时,达到顶峰,父、兄相继执掌工部,其本人更是官至中书令之高位,朝臣序列中,排名仅次于战功卓著的一代名相裴行俭,可谓是富贵已极,然则,或许是物极必反之故,阎家的血脉却是单薄得够呛,其兄阎立德无后,而阎立本仅一子,却又早夭,所幸留有独孙阎知微,勉强算是保住了血脉之传承,或许正是因为此,阎立本笃信佛教,家资大多散于佛门,加之生性本廉,堂堂宰相府邸竟简陋得比寻常富贵人家都不如,旁的便不说了,光是看阎立本此刻所病卧的主房之陈设便可见其余——一榻、一几,一灯架,除此之外,再无余物,瘦骨嶙峋的阎立本就这么和被躺于榻上,双眼半睁半闭,苍白如纸的脸上满是木然的神色,任由榻边的老郎中如何折腾,也没见阎立本有丝毫的反应。